一株可抑制致病菌和促排便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62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可抑制致病菌和促排便的鼠李糖乳杆菌LRJ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可抑制致病菌和促排便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可抑制致病菌和促排便的鼠李糖乳杆菌LRJ

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胃肠道功能性病变是由胃肠道神经肌肉组织控制障碍引起的,以泛酸、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规检查又无结构性或生化改变的一类疾患,常见的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为临床常见病症。胃肠动力下降是胃肠道功能性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可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
[0003]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据悉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慢性便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人们所轻视,近年来可能由于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久坐、体力劳动减少等原因,便秘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因病因复杂,病程反复缠绵,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缺乏有益菌会导致肠道功能障碍甚至促进便秘发生。乳杆菌是可定植于人体肠道的有益共生菌,他们可利用肠道中的营养成分生长并定植在人体内,通过抑制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肠道菌群可影响机体的肠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肽类物质如胃动素等在调节肠道运动、吸收和分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长抑素是一种脑肠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中,可强烈抑制胃肠胰等消化道腺体的外分泌,抑制胃肠道蠕动。γ

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其具有助眠、安定、抗惊厥、改善老年痴呆、增强脑活力神经细胞等作用。提供可抑制致病菌、促进胃肠道蠕动及助眠等多功能的益生菌来缓解或治疗便秘、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抑制致病菌和促排便的鼠李糖乳杆菌LRJ

1及其应用。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菌株号为LRJ

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5104。
[0005]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0006]1)制备γ

氨基丁酸;
[0007]2)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0008]3)改善胃肠动力。
[0009]其中,所述改善胃肠动力为下述至少一种:
[0010]1)提高促排便能力;
[0011]2)提高胃动素水平;
[0012]3)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0013]4)减少结肠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含有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或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代谢物,所述代谢物是指鼠李糖乳杆菌在实施例中所述的培养基或者其他类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培养液混合物。
[0015]所述的菌剂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0016]1)制备γ

氨基丁酸;
[0017]2)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0018]3)改善胃肠动力。
[0019]其中,所述改善胃肠动力为下述至少一种:
[0020]1)提高促排便能力;
[0021]2)提高胃动素水平;
[0022]3)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0023]4)减少结肠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γ

氨基丁酸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和培养基。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胃肠动力的药品,所述药品包括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所述的菌剂。
[0026]所述改善胃肠动力为下述至少一种:
[0027]1)提高促排便能力;
[0028]2)提高胃动素水平;
[0029]3)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0030]4)减少结肠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0031]本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及包含其的产品,能够具有如下功效:1)提高促排便能力;2)提高胃动素水平;3)降低生长抑素水平;4)减少结肠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0032]保藏说明
[0033]菌种名称:鼠李糖乳杆菌
[0034]拉丁名:Lactobacillus rhamnosus
[0035]菌株编号:LRJ
‑1[0036]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37]保藏机构简称:CGMCC
[0038]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39]保藏日期:2022年7月27日
[0040]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5104。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和蜡状芽孢杆菌在血平板上的培养情况。
[0042]图2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的胃肠液耐受性。
[0043]图3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和鼠李糖乳杆菌LGG的产γ

氨基丁酸情况。
[0044]图4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情况。
[0045]图5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对小鼠粪便粒数、重量和湿度的影响。
[0046]图6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对小鼠血液参数的影响。
[0047]图7为鼠李糖乳杆菌LRJ

1对便秘小鼠结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9]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50]实施例1
[0051]1.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J

1的分离和鉴定
[0052]鼠李糖乳杆菌LRJ

1分离自健康成人粪便,在MR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经16SrRNA全序列测序鉴定,最终鉴定分离得到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J

1,。鼠李糖乳杆菌LRJ

1的16S rRNA序列如序列表中的序列1所示。
[0053]2.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鼠李糖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菌株号为LRJ

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5104。2.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制备γ

氨基丁酸;2)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3)改善胃肠动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胃肠动力为下述至少一种:1)提高促排便能力;2)提高胃动素水平;3)降低生长抑素水平;4)减少结肠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4.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或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代谢物。5.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瑾滕坤玲黄福青王玉东刘亚勇张嘉琦孙佳豪顾舒婕夏天奇李丽丽张杰王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