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的运行特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可再生电源接入的单机容量小且数量多,同时有大量的分布式光伏以分散的电源接入配电网,致使电网中出现了很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微电网难以以集中控制的方式运行。而基于集群的调控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集群的自治特性,保障规模化分布式发电有序、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所以基于集群的调控方式已成为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重要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处理大量分散的光伏电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0003]目前,划分集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对集群进行聚类处理,而对于分布式光伏集群分层的划分,目前多集中于集群划分的判据和算法实现两个方面之中。现有技术一般根据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域可实现简单直观的集群划分,但该种划分过于粗糙,无法达到精准控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以节点间欧氏距离为指标,运用分层合并聚类算法、分层聚类分析和D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配电网数据和光伏节点数据进行牛顿
‑
拉夫逊法潮流计算,获得所述配电网中各节点的有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和无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基于所述有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和所述无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获得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步骤S2,对所述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依次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对数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所述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计算所述各节点间的电气距离,由所述电气距离构建电气距离矩阵;步骤S3,基于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根据所述电气距离矩阵对所述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其中,所述配电网数据为电网拓扑结构、线路阻抗和节点功率数据,所述光伏节点数据为光伏接入节点后,输入所述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步骤S1中,所述配电网为正常型配电网,在进行牛顿
‑
拉夫逊法潮流计算之前,对所述光伏节点数据进行滤波消除数据噪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配电网为树形拓扑配电网,在获得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之前进行如下计算:根据所述树形拓扑配电网的根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基于回代法计算节点电压;根据所述阻抗数据和所述节点功率数据获得功率损耗;根据所述功率损耗和支路流出功率计算馈入功率,其中,所述馈入功率减去本支路所需功率的结果为功率差,当功率差大于0时,剩余功率馈入至下一支路,获得所述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中的根节点功率值;当功率差等于0时,获得所述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中的根节点功率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PC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牛顿
‑
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方程进行矩阵变换,得到所述有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和所述无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所述牛顿
‑
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方程如下:经由矩阵变换得到:基于变换后的矩阵得到所述有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所述有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公式如下:
基于变换后的矩阵得到所述无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所述无功
‑
电压灵敏度矩阵公式如下:所述综合电压灵敏度矩阵公式如下:S=S
PV
+S
QV
,式中,N即B
Qδ
、H即A
Pδ
、J即C
PV
、L即D
QV
为所述牛顿
‑
拉夫逊法潮流算法中用于标识节点注入功率波动和节点电压变化关系的参数,N、H、J、L组成的矩阵为雅可比矩阵,ΔP=[ΔP1,ΔP2,
…
,ΔP
N
]
T
,ΔQ=[ΔQ1,ΔQ2,
…
ΔQ
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王利雪,黄和平,龚春阳,延菲,张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