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46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保健品和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淡竹叶、鲜芦根、罗汉果和余甘子。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蒲公英、淡竹叶、罗汉果和余甘子混合,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A;然后将鲜芦根榨汁,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将滤渣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B;最后将提取液A、提取液B和滤液混合浓缩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五味药均为药食两用中药品种,功效温和且毒副作用小,也极大方便了快节奏生活的日常服用。便了快节奏生活的日常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保健品和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急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伴有其它上呼吸道疾病,患病时患者常伴有咽部疼痛、干燥、咳嗽等咽部不适症状,给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目前除了感冒引起的咽炎和咳嗽外,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日常咽喉不舒服、痰多、咳嗽等慢性功能性症状,采用西药治疗,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危害身体健康;而中医从整体调理,对缓解症状及调节亚健康机体具有一定的优势。
[0003]中医认为,咽炎因脏腑虚损、咽喉失养、痰凝血瘀,结聚咽喉所致。以及痰热蕴肺,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咳嗽、哮病、喘证、肺痈等常见肺病发作。痰热久结,肺气损伤,胀满不降,发生肺胀;或损耗气阴,或壅滞腑气等。外感六淫、烟雾秽浊之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体质偏颇、吞咽障碍等是导致痰热蕴肺的主要原因。大多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咽部异物感,易恶心等等。
[0004]申请号为202010797100.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余甘子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由白扁豆、龙眼肉、郁李仁、余甘子等十一味药,各原料协同起到健脾清热消食的作用,且能消除原料中的酸涩味,最大程度保留余甘子成分。
[0005]申请号为201810679890.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清咽利喉、通淋消肿的配方凉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凉茶由蒲公英、荷叶、鱼腥草、桑叶等二十四味药和白砂糖组成,有清咽利喉、通淋消肿的效果;且由多味药材相辅相成,对预防保健有较大的效果。
[0006]上述产品虽也有清热的作用,口味易被接受,但所含药味过多,每味药在一份产品中所含生药量小,叠加后的药效仍较差,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而有些产品虽然药味少,但是各药味间并未发挥最大的功效,其作用有限。且大部分为饮料、茶饮等,携带并不方便。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处方简单、配伍精确、药效确切的制剂,以满足日常及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精确组方,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出一种安全、临床效果确切、使用方便的药食同源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明显消除咽炎症状,止咳化痰的功效。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术语和声明:
[0009]1、如本文所用,冠词"一个"、"一种"和"所述":除非以其它方式明确地限定到一个(种)对象,否则包括复数的对象。
[0010]2、如本文所用,数值范围: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指出,本文中公开的所有范围或比率将会被理解为包括其中包含的任何和所有的子范围或子比率。例如,声明的1至30的范围或比率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最小值1和最大值30之间,并且包括断端点在内的任何子范围或
子比率、整数、小数或由整数或小数构成的子范围或子比率。
[0011]3、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具有”、“可以”、“含有”及其变化形式的意义是不排除另外组成或结构的可能性的开放式连接词语或术语。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
[001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淡竹叶、芦根、罗汉果和余甘子。
[0014]对于一些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10

15份、淡竹叶6

10份、鲜芦根10

15份、罗汉果3

9份和余甘子3

9份。
[0015]对于一些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12

15份、淡竹叶8

10份、鲜芦根12

15份、罗汉果6

9份和余甘子6

9份。
[0016]对于一些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蒲公英15份、淡竹叶10份、鲜芦根15份、罗汉果9份和余甘子9份,或:蒲公英12份、淡竹叶8份、鲜芦根12份、罗汉果6份和余甘子6份。
[0017]本专利技术方中各药的药性、功效如下:
[0018]蒲公英、鲜芦根、淡竹叶、罗汉果、余甘子均味甘,性寒凉,有清热解毒、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的作用。《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医林纂要》记载,“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001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叶提取物显著抑制TNF

α的产生,且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介素

1(IL

1)产生介导,蒲公英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约含有10%的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
‑7‑
O

β

D

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
‑7‑
O

β

D

葡萄糖苷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聚合酶(iNOs)及环氧化酶

2(COX

2)蛋白的表达而显著减少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2(PGE2)的产生。大量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效果,且不产生耐药性。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0020]鲜芦根味甘、性寒,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
[0021]淡竹叶味甘、淡,性寒,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名医别录》记载:“味辛,平、大寒。主治胸中大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其皮筎,微寒,主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0022]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0023]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5](1)将蒲公英、淡竹叶、罗汉果和余甘子混合,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A;
[0026](2)将鲜芦根榨汁,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0027](3)将滤渣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B;
[0028](4)将提取液A、提取液B和滤液混合浓缩即得。
[0029]优选地,步骤(1)所述提取的温度为90

100℃,所述提取的时间为80

100min;
[0030]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95

100℃,所述提取的时间为50

70min。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咽炎和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淡竹叶、芦根、罗汉果和余甘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10

15份、淡竹叶6

10份、鲜芦根10

15份、罗汉果3

9份和余甘子3

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蒲公英12

15份、淡竹叶8

10份、鲜芦根12

15份、罗汉果6

9份和余甘子6

9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的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蒲公英15份、淡竹叶10份、鲜芦根15份、罗汉果9份和余甘子9份,或:蒲公英12份、淡竹叶8份、鲜芦根12份、罗汉果6份和余甘子6份。5.一种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蒲公英、淡竹叶、罗汉果和余甘子混合,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A;(2)将鲜芦根榨汁,过滤,得滤渣和滤液;(3)将滤渣加水提取,过滤,得提取液B;(4)将提取液A、提取液B和滤液混合浓缩即得。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明嵇晶廖楠汐杨正清石德志龚小文杨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