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59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9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包括具有安装孔的门翻板部、门翻板引导件、门饰板翻板连杆、弹性构件和翻板,其中滑动门由辊臂支撑,并且在滑动门打开时暴露于外部的导轨部被翻板部覆盖,并且在滑动门打开时,设置在辊臂上的辊与门翻板引导件接触并推动门翻板引导件,以确保用于辊臂的移动空间。移动空间。移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

2021

013959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在该装置中,中央导轨靠近车门定位以防止中央导轨暴露并且最小化车门打开时覆盖所暴露的导轨部的翻板部的突出量。

技术介绍

[0004]通常,车辆具有可容纳驾驶员或陪同乘员的、具有预定大小的乘员室,并且乘员室开/闭门设置在车体上以打开或关闭乘员室。
[0005]滑动式乘员室开/闭门包括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前侧的前滑动门和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后侧的后滑动门。前滑动门和后滑动门通常设置为沿着安装在车体或车门上的导轨移动。
[0006]通常,如图1的(a)和(b)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滑动门1具有设置在车辆的上部的上端导轨10、设置在车辆的下部的下端导轨20以及设置在车体的中间部的中央导轨30。
[0007]即,设置在车体上的中央导轨30直接暴露于外观,这有碍美观。诸如灰尘等异物进入所暴露的部分,这在车门打开或关闭时产生操作噪音。此外,异物一直进入所暴露的部分,这导致门的操作故障。
[0008]例如,进入的异物与用于操作门的油成分(作为机械润滑油的润滑脂)结合而烧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打开或关闭门时出现问题。
[0009]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如图2的(a)所示的改进的滑动门1。
[0010]在该专利技术中,中央导轨30设置在车体上,从而在车门关闭的状态下防止导轨部暴露于外观。但是,存在在门被打开的状态下导轨部被暴露的问题。
[0011]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如图2的(b)所示,设置了翻板部40。
[0012]翻板部40的结构包括:门饰板翻板41(以下称为“翻板”),被构造成通过在门打开时操作的辊臂(roller arm)50来打开;臂42,设置在翻板41内侧并被构造成固定翻板41使得翻板41可打开或可关闭;旋转轴P,被构造成保持臂42的枢转状态;以及支架43,被构造成支撑旋转轴P。
[0013]如上所述构造的翻板41通过固定到支架43的单个铰链轴P的旋转操作来打开或关闭。
[0014]臂42具有近似的形状,并围绕旋转轴P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臂42具有的形状,因此臂42的旋转半径过大,这导致如图2C所示的在滑动门打开时翻板41的突出量l过大的问题。
[0015]如上所述,当翻板41过度打开时,存在翻板41阻碍挡泥板的问题。
[0016]未描述的附图中的附图标记51表示辊(roller)。
[0017]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部分中包含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可视为对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使在滑动门打开并且导轨部暴露于外观时覆盖滑动门的导轨部的翻板部的突出量最小化的结构。
[0019]本公开在其各个方面还致力于通过邻近车门设置导轨部并且构造具有双轴结构的翻板部来使滑动门的打开突出量最小化。
[0020]本公开在其各个方面还致力于通过在车门打开时使辊臂和翻板引导件互相接触而以向上弯曲(kick

up)方式(沿竖直方向)移动翻板来打开门导轨部。
[0021]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均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本公开来实现。
[00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翻板部结构,在该翻板部结构中,上端导轨部、中央导轨部和下端导轨部设置在安装滑动门的车体上,滑动门由沿导轨操作的辊臂支撑,并且在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暴露于外部的中央导轨部被翻板部覆盖。中央导轨部位于邻近车门设置的门饰板上。在车门打开或关闭时,设置在辊臂上的辊与门翻板部接触并推动门翻板部以确保用于辊臂的移动空间。倾斜表面形成在门翻板引导件的、与辊接触的一个端部处,并且翻板部在辊臂的辊推动倾斜表面时打开。门翻板部包括:安装孔,位于面向中央导轨的位置处,并且沿中央导轨的方向伸长;门饰板翻板连杆,以等间隔形成在安装孔中,并且每个门饰板翻板连杆都包括设置在其两个相对端部处的第一轴固定部和第二轴固定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轴固定部和第二轴固定部中;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第二轴固定部与第二旋转轴之间,并被构造成向翻板提供位置恢复力。第一轴固定部通过第一旋转轴固定到设置在门饰板内部的支架,并且第二轴固定部通过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翻板上。第一轴固定部通过第一旋转轴固定到设置在安装孔的上部的下端的铰链固定部,并且第二轴固定部通过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门饰板翻板上。
[0023]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0024]首先,滑轨穿过中央部的路线被定位在门饰板上,这可以防止滑动门的导轨部暴露于外观。
[0025]第二,导轨部邻近车门设置,翻板部通过双轴结构来构造,这可以使在车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的突出量最小化。
[0026]第三,在车门打开或关闭时,可以通过利用辊臂和翻板引导件之间的接触使翻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来打开或关闭车门导轨部。
[0027]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将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某些原理的并入本文的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显而易见或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阐述。
附图说明
[0028]图1的(a)和(b)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滑动门结构的导轨部的安装位置的视图,其中图1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滑动门的视图,图1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滑动门的视图。
[0029]图2的(a)至(c)是示意性地示出改进的现有滑动门结构的视图,其中图2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滑动门的中央导轨的位置的视图,图2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翻板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的(c)是示意性地示出车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翻板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0]图3的(a)和(b)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的状态的视图,其中图3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翻板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车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翻板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被拆卸的状态的视图。
[0032]图5的(a)和(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开车辆的滑动门的过程的视图,其中图5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辊即将推动翻板引导件之前的状态的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滑动门打开时覆盖导轨部的翻板部结构,包括:翻板部,用于覆盖所述导轨部;辊臂,用于支撑所述滑动门;以及门翻板引导件,其中,在所述滑动门打开时暴露于外部的所述导轨部被所述翻板部覆盖,并且在所述滑动门打开时,所述辊臂与所述门翻板引导件接合并推动所述门翻板引导件,以确保用于所述辊臂的移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翻板部包括翻板,并且所述门翻板引导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门翻板引导件的一个端部处的倾斜表面,并且所述倾斜表面与所述辊臂接合,并且当所述辊臂推动所述倾斜表面时所述翻板被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辊臂包括辊,并且所述辊臂的所述辊与所述门翻板引导件的所述倾斜表面接触并推动所述倾斜表面,从而所述翻板被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翻板部进一步包括:安装孔,位于面向所述车辆的中央导轨的位置处,并且沿所述中央导轨的长度方向伸长;门饰板翻板连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其中每个所述门饰板翻板连杆包括置在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的第一轴固定部和第二轴固定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轴固定部中;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并向所述翻板提供恢复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轴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到设置在门饰板内侧的支架,并且所述第二轴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翻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轴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上部的下端的铰链固定部,并且所述第二轴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翻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门饰板翻板连杆以等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部结构,其中,所述翻板部进一步包括:安装孔,位于面向所述车辆的中央导轨的位置处,并且沿所述中央导轨的长度方向伸长;门饰板翻板连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其中每个所述门饰板翻板连杆包括设置在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的第一轴固定部和第二轴固定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轴固定部中;以及
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承任忠植南容铉赵奎勋金光燮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德洋产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