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58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因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适配层实体可以将第一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递交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适配层实体,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适配层实体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一数据正确递交给第二RLC承载,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中继技术中,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如远端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可以在中继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承载进行中继转发,其中,一个RLC承载可以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实体以及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逻辑信道。可以理解的,在中继技术中,可以在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之间增加适配(adaptation,Adapt)层,以实现承载的复用和解复用。即支持不同远端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无线承载上的数据可以复用到一个RLC承载上或者将一个RLC承载上的数据拆分至不同的无线承载。
[0003]然而,在现有协议设计中,基站进行RLC承载配置时,一个RLC承载对应于一个PDCP实体或一个无线承载(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时使用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所述第一RLC承载用于传输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和/或所述第一RLC承载用于传输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适配层实体将第一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递交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适配层实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RLC承载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时使用的RLC承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侧行链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所述侧行链路上对应至少一个RLC承载;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至少一个RLC承载中的所述第二RLC承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所述侧行链路上对应至少一个RLC承载,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至少一个RLC承载中的所述第二RLC承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生成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至少一个RLC承载中的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数据递交给所述至少一个RLC承载中的所述第二RLC承载。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生成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二RLC承载。10.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适配层实体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适配层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时使用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所述第一RLC承载用于传输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和/或所述第一RLC承载用于传输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适配层实体将第一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递交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适配层实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一RLC承载。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适配层实体根据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侧行链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侧行链路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侧行链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侧行链路上单播连接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16.根据权利要求12

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一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生成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
数据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一RLC承载,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适配层实体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数据递交给所述第一RLC承载。18.根据权利要求12

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丹彭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