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45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降水结构包含斜井和水平泄水管,所述水平泄水管沿基坑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坑的存水区设有所述斜井,所述水平泄水管设于地层分界线处,所述地层分界线上方为卵石层、下方为泥岩层,所述斜井位于所述基坑内壁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泄水管上方,所述斜井的另一端伸入泥岩层。采用本结构能有效解决砂卵石及泥岩交界面处的地下水排出困难,避免基坑降水不及时引发基坑稳定性骤降及建筑物地面沉降的问题,能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使得土层压缩固结进而提高其自稳能力和承载力,防止地层交界面处降水不当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及基坑侧壁界面水渗出问题。匀沉降及基坑侧壁界面水渗出问题。匀沉降及基坑侧壁界面水渗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水利建设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越来越复杂,大型水利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深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和工期,关系到能否保证形成地下施工空间及施工安全,顺利保证基坑空间内地基环境的安全。
[0003]管井降水是深基坑工程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沿基坑周边布设一圈管井,通过联网抽排达到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的目的。由于基坑周边建筑物较多、卵石层和泥岩交界处存在界面水、地层降水含砂率较高、泥岩层透水能力弱,现有的管井降水方案降水过程控制难度大且降水困难,还容易导致沉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开挖穿越卵石层和泥岩交界处存在界面水、地层降水含砂率较高、泥岩层透水能力弱,现有的井点降水会导致不均匀沉降、基坑侧板渗水等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穿越卵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斜井(1)和水平泄水管(7),所述水平泄水管(7)沿基坑(3)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坑(3)的存水区设有所述斜井(1),所述水平泄水管(7)设于地层分界线(4)处,所述地层分界线(4)上方为卵石层、下方为泥岩层,所述斜井(1)位于所述基坑(3)内壁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泄水管(7)上方,所述斜井(1)的另一端伸入泥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1)包含外套管(5)和内衬管(6),所述外套管(5)上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内衬管(6)上的通孔孔径,所述内衬管(6)外侧覆有过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5)的开孔率≥30%,所述内衬管(6)的开孔率≥40%。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1)伸入泥岩层至少2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的深基坑的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泄水管(7)的布设范围为地层分界线(4)上下2m内,竖向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泄水管(7)间隔0.8

1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越卵石泥岩交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星李雪王竞翔栗尚明黄广锴刘金桥谢炳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中铁建昆仑地铁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