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贴合触控屏及触控屏的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4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零贴合触控屏及触控屏的贴合方法。采用类似框贴工艺,在触控屏层结构的四周预留贴合区,并在贴合区贴双面胶,双面胶外表面与触控屏的触控功能区元件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揭下离型膜就可以零贴合盖板或显示面板,操作工序简单,良率高,成本低,并且可重复操作,提高重复利用率。同时,由于双面胶外表面与触控功能区元件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零贴合盖板或显示面板后,双面胶外表面与触控功能区元件的外表面均与盖板或面板接触,可消除原本框贴工艺形成的空气间隙,避免由于空气间隙导致光的折射引起的彩虹纹路,有效提升屏幕显示效果。幕显示效果。幕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贴合触控屏及触控屏的贴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零贴合触控屏及触控屏的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终端显示设备往往包括触摸屏和显示屏,通过触摸屏操作并改变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以达到交互式的显示效果。触摸屏与显示屏的连接方式有全贴和框贴。
[0003]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控屏无缝完全黏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工艺,可以达到较好的显示和触摸效果。然而,全贴合方式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工艺复杂,生产良率较低,返工较难,设备投入成本较高,维护成本高、对车间生产环境要求更高等。
[0004]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贴合方式,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四边固定。因为成本低廉、应用简单受到中小型厂家的喜爱。但是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空气层,空气层导致的光线折射会影响到显示效果,并且在粘贴过程中触摸屏中部区域可能进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贴合触控屏及触控屏的贴合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屏幕显示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F结构零贴合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膜;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和贴合区,所述贴合区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边框分布;导电复合膜,设置在所述触控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贴合的贴合胶层、与所述贴合胶层贴合的第二导电膜,第二导电膜包括与所述贴合胶层贴合的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膜;胶贴复合膜,设置在所述贴合区,包括双面胶层和离型膜,所述双面胶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粘贴,所述双面胶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离型膜粘贴,所述双面胶层环绕并紧贴所述导电复合膜,并且所述双面胶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基膜的外表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F结构零贴合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朝向所述贴合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F结构零贴合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膜为AG膜,所述第二基膜的外表面为所述AG膜的AG层。4.一种触控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种所述的FF结构零贴合触控屏,所述方法包括:揭去所述触控屏双面胶层上的离型膜,将所述触控屏覆盖在盖板或显示面板上,所述触控屏的双面胶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或显示面板粘接,所述触控屏的第二基膜的外表面与所述盖板或显示面板贴合。5.一种双面F2结构零贴合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第一导电层,设在所述基膜的第一表面;贴合层,设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第一保护膜,设在所述贴合层上;第二导电层,设在所述基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和贴合区,所述贴合区沿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框分布;保护复合膜,设置在所述触控区,包括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贴合的贴合胶层和与所述贴合胶层贴合的第二保护膜;胶贴复合膜,设置在所述贴合区,包括双面胶层和离型膜,所述双面胶层的第一表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蛟苏燕平范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