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29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包括:输入端组件、输出端组件和连接壳体,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通过连接壳体连接;连接壳体形成有连接通道,输入端组件包括双光纤尾纤、第一支撑壳体、第一透镜和滤波片,第一支撑壳体的一端从连接通道的一端插入并与连接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露出连接通道,双光纤尾纤的一端插入设置在第一支撑壳体中,另一端露出第一支撑壳体并与第一透镜的一端连接,滤波片与第一透镜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组件包括单光纤准直器和隔离器芯,单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从连接通道的另一端插入并与隔离器芯连接,另一端露出连接通道,隔离器芯和滤波片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器件体积小,损耗小。损耗小。损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纤通信网络中,特别是进行长距离通信的光放大器领域,需要用到波分复用器和隔离器的组合。传统的做法是将两种器件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这种方式结合得到的组合器件缺点是体积大,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包括:输入端组件、输出端组件和连接壳体,所述输入端组件和所述输出端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壳体形成有连接通道,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双光纤尾纤、第一支撑壳体、第一透镜和滤波片,所述第一支撑壳体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插入并与所述连接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双光纤尾纤的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中,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透镜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片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单光纤准直器和隔离器芯,所述单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插入并与所述隔离器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隔离器芯和所述滤波片间隔设置。
[0005]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将波分复用器与隔离器的核心元件集成一体形成一个混合器件,与现有的将两种器件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将两者结合的方式相比,能够缩小体积和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如图1所示,可包括:输入端组件1、输出端组件2和连接壳体3,所述输入端组件1和所述输出端组件2通过所述连接壳体3连接。
[00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壳体3主要用于连接输入端组件与输出端组件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壳体1可为透明玻璃管,便于观察内部连接情况,例如粘接剂的流动情况和内部元件对准情况等。
[00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组件1可包括双光纤尾纤101、第一支撑壳体102、第一透镜103和滤波片10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壳体102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插入并与所述连接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双光纤尾纤101的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102中,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一支撑壳体102并与所述第一透镜103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片104与所述第一透镜103的另一端连接。
[0013]具体地,第一支撑壳体102和连接管道之间以及第一支撑壳体和双光纤尾纤101之间为间隙配合,并通过粘接方式例如粘接剂进行连接。第一支撑壳体102可为玻璃管。双光纤尾纤101可包括普通间距、大间距(125~180um间距)类型。第一透镜103可为自聚焦透镜G透镜,G透镜的倾斜面与双光纤尾纤101的倾斜面平行对齐并通过粘接剂连接,G透镜的平端面和滤波片104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
[0014]滤波片104可为现有的薄膜滤波片,包括CWDM、DWDM、FWDM、BWDM、Tap分光膜片等。
[00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组件2包括单光纤准直器20和隔离器芯21,所述单光纤准直器20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插入并与所述隔离器芯21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隔离器芯21和所述滤波片4间隔设置。
[0016]具体地,所述单光纤准直器20可包括第二支撑壳体201、单光纤尾纤202和第二透镜203,所述单光纤尾纤202的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壳体201中,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二支撑壳体201,所述第二透镜203的一端夹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壳体201中并与所述单光纤尾纤20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二支撑壳体201并与所述隔离器芯21连接。
[0017]所述隔离器芯21可包括隔离组件和磁环214,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双折射晶体211、法拉第旋光片212、第二双折射晶体213,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211和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213分别设置在所述法拉第旋光片212的两侧,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磁环214的一端,所述磁环2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镜203连接。
[00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壳体201和连接管道之间以及第二支撑壳体和单光纤尾纤之间为间隙配合,并通过粘接方式例如粘接剂进行连接。第二支撑壳体可为玻璃管。
[0019]第二透镜203可为C透镜。C透镜的倾斜面与单光纤尾纤的倾斜面平行对齐并通过粘接剂连接,另一端插入磁环214中并通过粘接剂与磁环连接。
[00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磁环214和连接通道之间可为间隙配合并通过粘接剂连接。第一双折射晶体和第二双折射晶体的结构相同,可均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晶体。两个晶体的垂直面分别与法拉第旋光片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和所述法拉第旋光片以及第二双折射晶体和所述法拉第旋光片之间可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此外,隔离组件可通
过粘接剂固定在磁环的内部。此外,所述磁环和所述连接通道之间以及与透镜之间可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件的安装过程为:
[0022]首先,将滤波片贴到G透镜的平端面上,再将双光纤尾纤的斜端面与G透镜的斜端面平行对齐,将双光纤尾纤的两根光纤中,其中一根光纤定义为公共端口,则另一根光纤为反射端口。从公共端口进光,反射端口接收光进行光学耦合,就完成反射组装,最后在双光纤尾纤上套入玻璃管,输入端组件组装完成。同时,将隔离器芯和光纤准直器进行组装,完成输出端组件的组装,再将输入端组件的公共端口作为进光,输出端组件作为出光的端口进行透射光学耦合,用外部大玻璃管将耦合的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连接起来形成三端口混合器件。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件,由于将隔离器与波分复用器件集成在一起,相比于现有的直接将两个独立器件进行连接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少体积和降低损耗。
[0024]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波分复用和隔离功能的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组件、输出端组件和连接壳体,所述输入端组件和所述输出端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壳体形成有连接通道,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双光纤尾纤、第一支撑壳体、第一透镜和滤波片,所述第一支撑壳体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插入并与所述连接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双光纤尾纤的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中,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透镜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片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单光纤准直器和隔离器芯,所述单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插入并与所述隔离器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隔离器芯和所述滤波片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纤准直器包括第二支撑壳体、单光纤尾纤和第二透镜,所述单光纤尾纤的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壳体中,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仕平柯旋柯舒文余文杰李环宇唐伟然粱杰兴骆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