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21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涉及车间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泵,输送泵进气口处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末端置于外部环境中,输送泵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连接有加热管,加热管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贯穿车间本体,且导气管的末端均连接有送风管,送风管端部均固定在车间本体侧壁上,且送风管的底部均等距安装有若干送风口,车间本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本申请通过气泵可将车间本体内的热空气经过第二保温管和第一保温管可输送到回风管内,并通过回风管输送到预热套内,对出气管内的空气进行预热,从而可减小能源的消耗,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间
,具体为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车间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车间内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得车间温度达到生产零部件的最佳区间,增加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而在进行温度调控时,车间大多通过送风机构和排风机构进行温度调控,通过送风机构将热风输送到车间本体内,并通过排风机构将多余的空气排出,现有的车间送风和排风装置一般之间将车间本体内的高温空气排放到外部环境,而热空气中的热量会白白浪费,从而会增加能源消耗,使用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车间内的送风和排风装置没有余热回收装置,导致在保持车间内温度时,需要加热机构直接对送风机构送入的冷空气进行加热,能源消耗较大,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泵,输送泵进气口处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末端置于外部环境中,所述输送泵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连接有加热管,加热管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贯穿车间本体,且导气管的末端均连接有送风管,送风管端部均固定在车间本体侧壁上,且送风管的底部均等距安装有若干送风口;
[0005]所述车间本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气泵进气口处连接有第一保温管,第一保温管的末端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保温管,第二保温管的底部贯穿车间本体,并位于车间本体内部,所述气泵出气口处连接有回风管,回风管末端连接有预热套,预热套套在出气管上,且预热套内表面接触于出气管外表面上。
[0006]可选的,加热管内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加热块,加热块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0007]可选的,所述加热管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管道支架,管道支架的底部固定在车间本体上。
[0008]可选的,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车间本体顶部的保温桶,第二保温管的末端贯穿保温桶的侧壁,且与保温桶内部相连通,保温桶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内置有过滤桶,保温桶顶部设有盖板,盖板覆盖在保温桶开口处,并与保温桶和过滤桶密封连接,第一保温管的顶部固定在盖板上,并贯穿盖板,与过滤桶内部相连通。
[0009]可选的,所述预热套内部设有螺旋挡板,螺旋挡板两侧分别固定在预热套内壁上。
[0010]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气泵可将车间本体内的热空气经过第二保温管和第一保温管可输送到回风管内,并通过回风管输送到预热套内,对出气管内的空气进行预热,从而可对车间本体内的空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小能源的消耗,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加热管结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预热管结构剖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过滤机构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车间本体;2、输送泵;3、进气管;4、出气管;5、加热管;6、导气管;7、送风管;8、送风口;9、气泵;10、第一保温管;11、过滤机构;12、第二保温管;13、回风管;14、预热套;15、加热块;16、管道支架;17、保温桶;18、限位环;19、过滤桶;20、盖板;21、螺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泵2,输送泵2进气口处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末端置于外部环境中,输送泵2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4,出气管4末端连接有加热管5,通过输送泵2可将外部空气经过进气管3和出气管4输送到加热管5内进行加热,从而可使得车间本体1内的环形温度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提高使用效果;
[0018]加热管5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导气管6,导气管6贯穿车间本体1,且导气管6的末端均连接有送风管7,送风管7端部均固定在车间本体1侧壁上,且送风管7的底部均等距安装有若干送风口8,经过加热管5加热后的空气输送懂啊导气管6内,再通过导气管6输送到送风管7内,最终通过送风口8排放到车间本体1内,对车间本体1内的环境温度进行提升;
[0019]车间本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9,气泵9进气口处连接有第一保温管10,第一保温管10的末端连接有过滤机构11,过滤机构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保温管12,第二保温管12的底部贯穿车间本体1,并位于车间本体1内部,气泵9出气口处连接有回风管13,回风管13末端连接有预热套14,预热套14套在出气管4上,且预热套14内表面接触于出气管4外表面上,在气泵9的作用下,车间本体1内的高温空气经过第二保温管12输送到过滤机构11内,经过过滤机构11过滤后在通过第一保温管10和回风管13输送到预热套14内,对输送泵2输送的空气进行预热处理,从而可将车间本体1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使用效果。
[0020]加热管5内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加热块15,加热块15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通过加热块15可对输送到加热管5内的低温空气进行加热,使得空气温度达到车间本体1内环境温度的需求,即可调节车间本体1内的环境温度。
[0021]加热管5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管道支架16,管道支架16的底部固定在车间本体1上,通过管道支架16可对加热管5进行支撑,增加加热管5的稳定性,提高安装效果。
[0022]过滤机构11包括固定在车间本体1顶部的保温桶17,第二保温管12的末端贯穿保温桶17的侧壁,且与保温桶17内部相连通,保温桶17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18,限位环18内置有过滤桶19,保温桶17顶部设有盖板20,盖板20覆盖在保温桶17开口处,并与保温桶17和过滤桶19密封连接,第一保温管10的顶部固定在盖板20上,并贯穿盖板20,与过滤桶19内部相
连通,第二保温管12可将车间本体1内的高温空气输送到保温桶17内,空气穿过过滤桶19侧壁后再经过第一保温管10输送到回风管13内,并最终输送到预热套14内对出气管4内的空气进行预热,之后高温空气在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在过滤桶19的作用下可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干净,以免杂质粘附到预热套14内壁上,而影响预热。
[0023]预热套14内部设有螺旋挡板21,螺旋挡板21两侧分别固定在预热套14内壁上,通过螺旋挡板21可延长高温空气在预热套14内的流经时间,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泵(2),输送泵(2)进气口处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末端置于外部环境中,所述输送泵(2)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4),出气管(4)末端连接有加热管(5),加热管(5)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导气管(6),导气管(6)贯穿车间本体(1),且导气管(6)的末端均连接有送风管(7),送风管(7)端部均固定在车间本体(1)侧壁上,且送风管(7)的底部均等距安装有若干送风口(8);所述车间本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9),气泵(9)进气口处连接有第一保温管(10),第一保温管(10)的末端连接有过滤机构(11),过滤机构(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保温管(12),第二保温管(12)的底部贯穿车间本体(1),并位于车间本体(1)内部,所述气泵(9)出气口处连接有回风管(13),回风管(13)末端连接有预热套(14),预热套(14)套在出气管(4)上,且预热套(14)内表面接触于出气管(4)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送风和排风余热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显贵高禄荣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涂易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