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6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包括PE软管、PE护套和金属连接环,所述PE软管顶部等距热熔连接有PE护套,所述PE护套内部套设有绞钢线,所述PE软管和PE护套外侧套设有金属连接环,所述PE软管内侧套设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和PE软管之间夹持有加强内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PE软管为开口设计,方便通信线缆的塞入,省时省力,且可以因加强内衬和金属套的韧性自动闭合。动闭合。动闭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而通信光缆就是用于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通信光缆在野外架设时需要使用到到自承重式微型管道。
[0003]专利号CN201120274412.6公开了一种自承重式通信用微型管道,包括承重线和子管。承重线由包裹层和钢绞线组成,包裹层包裹在钢绞线的外层,钢绞线的直径为2~8毫米,包裹层的厚度为1.5~2毫米,子管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内层置于外层内,外层与所述的包裹层相对固定;外层直径为32~40毫米,外层厚度为1.5~2毫米,内层表面为凹凸形,该技术用于雨污水管道,省略了线套固定件,解决了线套固定件在雨污水管道中悬挂赃物的问题,使雨污水能够流畅排放,使通信保护套管和承重吊线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已有的吊线式的通信微管道的防腐蚀性、耐候性及绝缘性。
[0004]现有的自承重式微型管道不足之处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外层和内层上均没有开口,不方便通信线缆放入其内部,需要人员将线缆插入内层内,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包括PE软管、PE护套和金属连接环,所述PE软管顶部等距热熔连接有PE护套,所述PE护套内部套设有绞钢线,所述PE软管和PE护套外侧套设有金属连接环,所述PE软管内侧套设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和PE软管之间夹持有加强内衬。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环由下套环和上套环组成,所述上套环焊接于下套环顶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套为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内衬为不锈钢丝网材料制成;不锈钢丝网材料制成的加强内衬可以提供PE软管的强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PE软管底部两侧套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密封垫。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PE软管底部的开口可以将通信线缆塞入PE软管内,金属套和加强内衬因自身韧性推动PE软管底部快速闭合,橡胶密封垫可以对PE软管底部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的PE软管内部结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的金属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PE软管;2、PE护套;3、金属连接环;4、绞钢线;5、橡胶密封垫;6、加强内衬;7、金属套;8、下套环;9、上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包括PE软管1、PE护套2和金属连接环3,所述PE软管1顶部等距热熔连接有PE护套2,所述PE护套2内部套设有绞钢线4,所述PE软管1和PE护套2外侧套设有金属连接环3,所述PE软管1内侧套设有金属套7,所述金属套7和PE软管1之间夹持有加强内衬6。
[0019]其中,所述金属连接环3由下套环8和上套环9组成,所述上套环9焊接于下套环8顶部。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套环8和上套环9组成金属连接环3可以提高PE软管1和PE护套2连接牢固度。
[0021]其中,所述金属套7为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内衬6为不锈钢丝网材料制成。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簧钢材料制成的金属套7,可以提高PE软管1的韧性,使其可以快速复位。
[0023]其中,所述PE软管1底部两侧套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密封垫5。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橡胶密封垫5的设置可以对PE软管1底部的开口处进行密封。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工作时,PE软管1内侧套设有弹簧钢材料制成的金属套7,且金属套7和PE软管1中间夹持有不锈钢丝网制成的加强内衬6,可以提高PE软管1的强度和韧性,将通过PE软管1底部的开口将通信线缆塞入PE软管1内,金属套7和加强内衬6因自身韧性推动PE软管1底部快速闭合,在PE软管1底部闭合后,橡胶密封垫5相互贴紧,可以对PE软管1底部进行密封,人员通过露于PE护套2之间的绞钢线4对本管道进行挂设,PE软管1和PE护套2外侧套设有金属连接环3,可以PE软管1和PE护套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重式微型管道,包括PE软管(1)、PE护套(2)和金属连接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PE软管(1)顶部等距热熔连接有PE护套(2),所述PE护套(2)内部套设有绞钢线(4),所述PE软管(1)和PE护套(2)外侧套设有金属连接环(3),所述PE软管(1)内侧套设有金属套(7),所述金属套(7)和PE软管(1)之间夹持有加强内衬(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