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4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涉及魔芋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杯体和底板,杯体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杯体包括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由顶面开口且呈空心设置的正六面体对半剖开所得,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的开口侧抵接;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相对滑动设置在底板的顶面,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的底面均设置有滑块,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第一半杯靠近第二半杯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延设有竖板,第二半杯靠近第一半杯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开设有与竖板相适配的插槽;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的底面均设置有若干漏水孔;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其在魔芋采收时能够极大程度提高便利性,进而提高魔芋采收效率。高魔芋采收效率。高魔芋采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


[0001]本技术涉及魔芋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

技术介绍

[0002]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总称,栽培学上属于薯芋类作物。魔芋喜温暖湿润,适温为20~30℃,25℃为最适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为80%~90%,即魔芋喜适温期长而不适酷暑、干燥的地方。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魔芋,在我国南方各省丘陵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滇南和台湾等地有着丰富的魔芋资源。魔芋性寒、味平,入药可消肿去毒,主治痈疮、肿毒、瘰疬等症。魔芋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热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马铃薯和甘薯,微量元素丰富,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特别是葡甘聚糖含量丰富,具有减肥、降血压、降血糖、排毒通便、防癌补钙等功效。
[0003]魔芋常采用大田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软腐病、根腐病、白绢病等病害,而这些病害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采用大田种植方式极易导致大面积感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现有技术中采用营养杯种植的方式替代大田种植,由于营养杯与营养杯之间为独立体,发现病株能及时整杯移除,不会像大田种植移除病株会影响、感染、伤害波及其它健康植株,造成大面积损失。
[0004]采用营养杯种植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降低魔芋的病虫害以及提高魔芋的产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营养杯杯身为一体化设置,在采收魔芋时,种植人员只能将魔芋从营养杯中向上拔出,因魔芋在生长过程中其块茎逐步长大且无限深入土壤中,导致其与土壤接触紧密,以至种植人员在拔出魔芋时需将营养杯中的泥土与块茎同时拔出,再通过敲击的方式将魔芋周围的泥土卸下,将魔芋从上述营养杯中拔出过程会耗费大量的力气以及时间,进而导致采收魔芋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其在魔芋采收时能够极大程度提高便利性,进而提高魔芋的采收效率。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包括杯体和底板,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杯体包括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由顶面开口且呈空心设置的正六面体对半剖开所得,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的开口侧抵接;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的底面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一半杯靠近所述第二半杯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延设有竖板,所述第二半杯靠近所述第一半杯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开设有与所述竖板相适配的插槽;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的底面均设置有若干漏水孔;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0008]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的开口侧面进行抵接进而形成用于种植
魔芋的杯体,同时通过将竖板插入插槽内,能够减少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对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进行固定;当需采收魔芋时,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底面的滑块沿着滑槽相对滑动,进而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远离,以将泥土和魔芋的混合体暴露以实现采收魔芋的目的。通过上述各装置的相互作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采收时的工作量,同时极大程度提高采收的便利性以及采收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开设有一与若干所述漏水孔相通的通道,若干所述漏水孔的竖直投影均位于所述通道内。
[0010]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漏水孔和通道,能够将杯体内多余的水分排进空腔内,避免杯体内部水分过多,导致魔芋烂根。
[0011]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处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空腔的底部沿排水管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0012]上述方案中,通过排水管能够将空腔内部多余的水分排出,以确保杯体内部的水分以及湿度适中。
[001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带刹万向轮。
[00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带刹外向轮,能够提高营养杯的移动便利性,避免人为搬动时增大工作量。
[001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夹设所述排水管的弧形夹筒;所述弧形夹筒最低端高于所述带刹万向轮的最低端。
[0016]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弧形夹筒,能够使排水管夹设于内,进而避免排水管散乱在底板底部。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
[0018]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在采收魔芋时,通过拉动把手将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进行分离,提高二者分离的便利性。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和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水平开设在所述第一半杯和所述第二半杯的外壁,所述固定条嵌入所述环形槽内。
[0020]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条和环形槽,能够使固定条嵌入环形槽内,进而提高固定条的稳定性,进而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能够长久保持固定。
[0021]优选的,所述固定条为柔性材质,所述固定条的一端通过固定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固定条的另一端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外部。
[0022]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柱和小孔,便于将固定条随时沿固定柱外部取出或者将固定条进行固定,进而提高固定条的使用便利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1.设置有底板、第一半杯、第二半杯、滑块、滑槽、竖板和插槽等装置,在魔芋采收时,通过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底端的滑块分别沿着底板顶面的滑槽向相反远离的方向滑动,进而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相对滑动,进而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分离,从而使魔芋块茎与泥土漏出,极大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提高了魔芋采收的效率以及采收的便利性;通过设置插槽和竖板能够使第一半杯和第二半杯接触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二者的密封性,减少杯体内的水分以及泥土沿二者的缝隙流出。
[0025]2.通过在底板内部设置空腔,能够使杯体内部的水分沿若干漏水孔流入空腔内,
进而对多余的水分进行收集,进而减少水分的流失与浪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底板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中弧形夹筒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中固定装置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00

底板、110

第一半杯、120

第二半杯、130

滑块、140

滑槽、150

竖板、160

插槽、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和底板(100),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所述杯体包括第一半杯(110)和第二半杯(120),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由顶面开口且呈空心设置的正六面体对半剖开所得,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的开口侧抵接;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面,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的底面均设置有滑块(130),所述底板(100)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130)相适配的滑槽(140);所述第一半杯(110)靠近所述第二半杯(120)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延设有竖板(150),所述第二半杯(120)靠近所述第一半杯(110)一侧的两竖直端面均开设有与所述竖板(150)相适配的插槽(160);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的底面均设置有若干漏水孔(170);所述第一半杯(110)和所述第二半杯(120)通过固定装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种植魔芋的营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80),所述空腔(180)的顶部开设有一与若干所述漏水孔(170)相通的通道(190),若干所述漏水孔(170)的竖直投影均位于所述通道(190)内。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聪颖
申请(专利权)人:仁寿垄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