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和冲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3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和冲牙器,冲牙器膜片泵包括壳体和弹性膜片,壳体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外壳体中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固定连接共同界定隔水槽,弹性膜片的边缘形成翻边结构夹设于隔水槽中;外壳体的内壁对应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位置开设有形状匹配的定位槽,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通过定位槽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好。密封性更好。密封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和冲牙器


[0001]本技术涉及小型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和冲牙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日常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使用小型的泵类。在冲牙器领域,膜片泵具有体积小、泵水量足的优点,但是传统的膜片泵内部结构复杂,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和冲牙器。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冲牙器膜片泵,所述冲牙器膜片泵包括壳体和弹性膜片,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固定连接共同界定隔水槽,所述弹性膜片的边缘形成翻边结构夹设于所述隔水槽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位置开设有形状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在两者固定连接处与所述定位槽粘接或超声融接。
[0006]优选地,所述冲牙器膜片泵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外壳体、第二内壳以及弹性膜片共同界定容纳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膜片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在所述容纳腔内做轴向往复运动。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传动轴及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输入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比范围为4:1~8:1。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传动齿轮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电机所处位置的所述外壳体的最大宽度与所述传动齿轮所处位置的所述外壳体的最大宽度的差值不超过2mm。
[0009]优选地,所述冲牙器膜片泵在出水冲击力在12g~15g时,所述电机的电压在3.25V~3.75V,所述电机的电流在1.55A~1.85A;所述冲牙器膜片泵在出水冲击力在2g~3g时,所述电机的电压在1.3~1.4V,所述电机的电流在0.7A~0.9A。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内壁定位连接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偏心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偏心轮上的轴承;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轴承上。
[0011]优选地,所述弹性膜片的邵氏硬度范围为60

68。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壳与所述弹性膜片共同界定过水腔,所述弹性膜片靠近所述过水腔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过水腔方向的凸起;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弹性膜片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冲牙器,所述冲牙器包括上述的冲牙器膜片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包括壳体和弹性膜片,壳体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外壳体中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固定连接共同界定隔水槽,弹性膜片的边缘形成翻边结构夹设于隔水槽中;外壳体的内壁对应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位置开设有形状匹配的定位槽,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通过定位槽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弹性膜片在工作时,会将一部分应力传递给与之直接连接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导致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连接处松动,从而降低冲牙器膜片泵整体的密封性。而通过外壳体的定位槽将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包覆住,由于外壳体的存在,即使弹性膜片将应力传给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也能够保证第一内壳内第二内壳的紧密连接。可见上述设计提高了冲牙器膜片泵的密封性。
[001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的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在两者固定连接处与定位槽粘接或超声融接。可以理解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粘接,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之间留有溢胶线,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通过溢胶线与定位槽粘接。由于实际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定位槽的大小可能会比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对应位置的尺寸要稍大一点,在弹性膜片工作时,由于振动频率比较高,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与定位槽之间的缝隙会导致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相对定位槽相对移动或振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冲牙器膜片泵整体结构的损坏。而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粘接后,会在连接处留有溢胶线,溢胶线会进一步将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与定位槽粘接,即使定位槽的尺寸稍大,溢胶线也会保证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和外壳体的相对固定。可见,上述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冲牙器膜片泵结构的稳定性。
[001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还包括驱动组件,外壳体、第二内壳以及弹性膜片共同界定容纳腔,驱动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驱动组件包括与弹性膜片靠近容纳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在容纳腔内做轴向往复运动。可以理解地,由外壳体、第二内壳和弹性膜片共同界定的容纳腔来容纳驱动组件,将弹性膜片另一端有水的腔体隔开,使得容纳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保证了驱动组件不会由于进水而产生损坏,使得冲牙器膜片泵的整体结构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冲牙器膜片泵的使用寿命。
[0018]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的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传动轴及与输出轴连接的传动齿轮,传动轴上设有输入齿轮,传动轴通过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配合传动;传动齿轮与输入齿轮的齿数比范围为4:1~8:1。可以理解地,由输入齿轮和传动齿轮的配合,将传动轴的周向转动转化为传动齿轮的周向转动,便于后续带动输出轴做往复运动。在相同尺寸电机的情况下,齿轮越大会使得齿轮提供的扭矩越大,电机承受的负载就越小,电流也就越小,冲牙器膜片泵的出水也就越流畅。但是考虑到泵体的体积,齿轮的大小会有上限,理论上来说齿轮越大越好,但是齿轮的齿数并不是越大越好。齿轮比过大,可能会导致电机负载过大,从而影响电机寿命,而齿轮比过小,会使得冲牙器膜片泵的出水冲击力不够。因此,将齿数比范围设计为4:1~8:1兼顾了电机的负载和出水的冲击力。
[0019]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传动轴设置于电机上,电机设置于传动齿轮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电机所处位置的外壳体的最大宽度与传动齿轮所处位置的外壳体的最大宽度的差值不超过2mm。可以理解地,将电机位置的外壳体
和传动齿轮处的外壳体的尺寸保持在小误差范围内,一方面是为了冲牙器膜片泵的美观,另一方面使得冲牙器膜片泵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加小巧,更容易适配不同种类的冲牙设备。
[002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膜片泵的冲牙器膜片泵在出水冲击力在12g~15g时,电机的电压在3.25V~3.75V,电机的电流在1.55A~1.85A;所述冲牙器膜片泵在出水冲击力在2g~3g时,所述电机的电压在1.3~1.4V,所述电机的电流在0.7A~0.9A。可以理解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牙器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牙器膜片泵包括壳体和弹性膜片,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固定连接共同界定隔水槽,所述弹性膜片的边缘形成翻边结构夹设于所述隔水槽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位置开设有形状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在两者固定连接处与所述定位槽粘接或超声融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牙器膜片泵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外壳体、第二内壳以及弹性膜片共同界定容纳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膜片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在所述容纳腔内做轴向往复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牙器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传动轴及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输入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比范围为4:1~8: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牙器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茗创优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