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支撑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1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支撑氧舱,包括氧舱舱体和充气支撑柱,所述氧舱舱体包括底板和舱体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舱体侧壁连接为一体,所述舱体侧壁包括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所述充气支撑柱的充气状态或者未充气状态,使所述氧舱舱体处于支撑状态或者收纳状态。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氧舱舱体的舱体侧壁内,使用时,通过充气口向所述充气支撑柱内充气,使所述氧舱舱体呈支撑状态;收纳时,将所述充气支撑柱内的空气通过充气口排出,使所述氧舱舱体能够折叠收纳,折叠后的氧舱舱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收纳。所述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其更适合家庭使用。使其更适合家庭使用。使其更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支撑氧舱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支撑氧舱。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氧的保健养生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能够改善疲惫、失眠、头痛、眩晕等亚健康状态,具有消除疲劳、提高智力和工作效率、提高机体抵抗力、祛病防病、养生、抗衰老、强身健体、调节内分泌,改善睡眠的作用。
[0003]氧舱是采用先进的制氧技术并通过特殊设计,使舱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和压力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的有效控制。
[0004]家用便携式高压氧舱具有应高压氧舱相同的氧疗原理,剂量适中,同时还富含负离子及生物电,能很好地帮助患者或亚健康人群在任何地方吸高压氧,进行保健理疗。但通常家用氧舱的安装方法复杂,体积较大,不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携带、结构简单的充气支撑氧舱。
[0006]一种充气支撑氧舱,包括氧舱舱体和充气支撑柱,所述氧舱舱体包括底板和舱体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舱体侧壁连接为一体,所述舱体侧壁包括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所述充气支撑柱具有充气口,所述充气支撑柱的充气状态或者未充气状态,使所述氧舱舱体处于支撑状态或者收纳状态。
[0007]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与所述舱体侧壁一体设置,所述充气支撑柱的侧壁与所述内层侧壁和所述外层侧壁压合为一体,所述充气支撑柱的所述充气口设于所述外层侧壁上。
[0008]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与所述舱体侧壁相互独立,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0009]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外层侧壁具有第一拉链,使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开口,所述充气支撑柱从开口处放入或者取出,所述充气支撑柱的所述充气口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的侧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呈板状,所述充气支撑柱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的凸棱,多个所述凸棱沿所述充气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平行排列,使所述充气支撑柱以所述凸棱的长度方向为轴弯折为弧形,对所述氧舱舱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充气口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的一端,所述充气口设有单向阀。
[0011]优选地,所述氧舱舱体具有U型舱门,所述U型舱门的一个侧边与所述氧舱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U型舱门的其他侧边通过第二拉链与所述氧舱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拉链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于所述氧舱舱体的内侧,并沿所述第二拉链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2]优选地,所述氧舱舱体具有线缆走线孔和空气管道孔,所述线缆走线孔用于设置设备线缆,以连接所述氧舱舱体内外的多个监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所述空气管道孔用于放置气体管道,以实现所述氧舱舱体内的空气流通、氧气输入,以及舱内空调管道的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底板为平板状,所述舱体侧壁呈拱形,所述舱体侧壁与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舱体侧壁采用具有柔韧性的材料,所述舱体侧壁优选为TPU夹网布。
[0015]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依据所述氧舱舱体的形状,沿所述氧舱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或者沿所述氧舱舱体的拱形方向设置。
[0016]上述充气支撑氧舱中,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氧舱舱体的舱体侧壁内,使用时,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充气支撑柱内充气,使所述氧舱舱体呈支撑状态;收纳时,将所述充气支撑柱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充气口排出,使所述氧舱舱体能够折叠收纳,折叠后的氧舱舱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收纳。所述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其更适合家庭使用。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示意图(无外层侧壁)。
[0020]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充气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充气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充气支撑氧舱的结构示意图(三角形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气支撑氧舱100,包括氧舱舱体110和充气支撑柱120,所述氧舱舱体110包括底板111和舱体侧壁112,所述底板111和所述舱体侧壁112连接为一体,所述舱体侧壁112包括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充气支撑柱120设于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所述充气支撑柱120具有充气口121,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充气状态或者未充气状态,使所述氧舱舱体110处于支撑状态或者收纳状态。
[0026]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120与所述舱体侧壁112一体设置,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侧壁与所述内层侧壁和所述外层侧壁压合为一体,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所述充气口121设于所述外层侧壁上。
[002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支撑柱120设于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并与所述内层侧壁和所述外层侧壁一体成型,所述充气口121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外侧壁和所述舱体侧壁112的外层侧壁上。
[0028]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120与所述舱体侧壁112相互独立,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充气支撑柱120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0029]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外层侧壁具有第一拉链,使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开口,
所述充气支撑柱120从开口处放入或者取出,所述充气口121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侧壁上。
[0030]优选地,所述充气支撑柱120呈板状,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的凸棱,多个所述凸棱沿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平行排列,使所述充气支撑柱120以所述凸棱的长度方向为轴弯折为弧形,对所述氧舱舱体110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充气口121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120的一端,所述充气口121设有单向阀。
[0031]具体地,所述充气口121的单向阀可以防止所述充气支撑柱120内的空气外泄,以保证所述充气支撑柱120能够起到长时间支撑作用。
[0032]优选地,所述氧舱舱体110具有U型舱门113,所述U型舱门113的一个侧边与所述氧舱舱体110的侧壁连接,所述U型舱门113的其他侧边通过第二拉链与所述氧舱舱体110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拉链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于所述氧舱舱体110的内侧,并沿所述第二拉链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3]优选地,所述氧舱舱体110还具有线缆走线孔和空气管道孔,所述线缆走线孔用于设置设备线缆,以连接所述氧舱舱体110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支撑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氧舱舱体和充气支撑柱,所述氧舱舱体包括底板和舱体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舱体侧壁连接为一体,所述舱体侧壁包括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所述充气支撑柱具有充气口,所述充气支撑柱的充气状态或者未充气状态,使所述氧舱舱体处于支撑状态或者收纳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支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撑柱与所述舱体侧壁一体设置,所述充气支撑柱的侧壁与所述内层侧壁和所述外层侧壁压合为一体,所述充气支撑柱的所述充气口设于所述外层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支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撑柱与所述舱体侧壁相互独立,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充气支撑柱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支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外层侧壁具有第一拉链,使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开口,所述充气支撑柱从开口处放入或者取出,所述充气支撑柱的所述充气口设于所述充气支撑柱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支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撑柱呈板状,所述充气支撑柱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的凸棱,多个所述凸棱沿所述充气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平行排列,使所述充气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氧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