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应用于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且其具有一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为一导电结构,并具有配合容置该电池的一中空容置部,有一贯穿的开口部提供该电池进入或脱离该容置部,该第一导电部具有数个弹片及数个凸缘状的接脚,用以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以及具有一第二导电部,该第二导电部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的一导电体,其特别之处是各个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穿过该开口部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并限制该电池设置于容置部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特别是提供于一般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板、电子辞典、电子计算器或是手机等移动装置的主机板中,必须设置有备用电池,且通常是使用水银钮扣电池,用以在其电子装置主电源关闭后,提供一电力维持主机板BIOS或是内存的正常运作。参考图3以及图4所显示,这类电路板A上设置水银钮扣电池D的结构由第一导电部B以及第二导电部C所构成。其中,该第一导电部B为一环体B1配合一可拆装的盖体B2所构成,并形成一中空的容置部B3用以容置该电池D,且该环体B1与盖体B2为导电体,而该环体B1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A,该盖体B2电性接触至该电池D中的正极;以及该第二导电部C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1的一导电体,并电性接触该电池D中的负极。由此,该电池D可将电力通过第一导电部B与第二导电部C导通传输至电路板A上,并通过该第一导电部B固定该电池D。然而,这种现有的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具有数个零件所构成,不但造成开模的成本增加及组装工时的增加,且其上盖式的设计容易因为盖体的设计不良而脱落导致整个导电结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主要是在一般的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并减少其所构成的组件,因而可降低其组装成本以及开模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出一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并提供新的结构设计,以避免部分组件的松脱而导致整个导电结构失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主要应用于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且其具有一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为一导电结构,并具有配合容置该电池的一中空容置部,且具有一贯穿的开口部,提供该电池进入或脱离该容置部,该第一导电部具有数个弹片及数个凸缘状的接脚,用以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以及具有一第二导电部,该第二导电部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的一导电体。其特别之处是各个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穿过该开口部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并限制该电池设置于容置部中。另外,该第一导电部顶部至少具有一第二弹片对应该容置部,且该第二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弹性力作用于该电池上。再者,该第一导电部面向容置部的表面分别具有数个凸出表面的凸点,用以确保电性接触,或增进电池于容置部中的固定效果。为使熟悉该项技术人士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为显示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3为显示现有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的立体分解视图;图4为显示现有技术图3的立体组合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电路板2第一导电部21 周缘部22 顶部23 容置部24 开口部25 第一弹片26 第二弹片27 接脚3第二导电部4电池41 第一电极42 第二电极5凸点A电路板B第一导电部B1 环体B2 盖体B3 容置部C第二导电部D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显示本技术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为显示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组合视图。请参考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主要为一电路板1上具有一第一导电部2以及一第二导电部3,用以设置一电池4并提供该电池4输出电力的导电结构。以下将针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前述本技术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中,该电路板1为具有特定电路手段的装置;该第一导电部2为由一周缘部21以及一顶部22所构成的导电体并具有一容置部23,该周缘部21为环状结构并在局部形成一开口部24提供该容置部23内与外部相通,且该周缘部21对应该开口部24处至少具有一第一弹片25,该顶部22至少具有一第二弹片26对应该容置部23,该周缘部21底部形成数个凸缘状的接脚27,使得该容置部23可设置该电池4,该第一弹片25与第二弹片26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以提供该电池4穿过开口部24并挟持该电池4,该接脚27则可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1上所对应的电路位置;该第二导电部3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1的一导电体;以及该电池4为一般的水银钮扣电池,并具有一第一电极41以及一第二电极42分别为该电池4的正极以及负极。由此,该电池4可将电力通过第一导电部2与第二导电部3传输至电路板1上,并通过该第一导电部2固设该电池4。前述周缘部21的开口部24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第一弹片25用以限制该电池4于容置部23中,且该些第一弹片25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4穿过该开口部24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23。前述的第一导电部2与第二导电部3面向容置部23的表面分别具有数个凸出表面的凸点5,可通过这些凸点5加强这些表面与电池4表面的接触性,用以确保电性接触,或增进电池4于容置部23中的固定效果。虽然本技术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其所作的更动与润饰皆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主要应用于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电部,其为一导电结构,并具有配合容置该电池的一中空容置部,且具有一贯穿的开口部,提供该电池进入或脱离该容置部,该第一导电部对应该开口部处至少具有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导电部具有数个凸缘状的接脚,用以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以及一第二导电部,其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的一导电体;其中该第一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穿过该开口部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部由一环状结构的周缘部以及一设置于周缘部上的顶部构成该容置部,该周缘部的局部形成该开口部,该第一弹片为该周缘部对应该开口部的局部所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部至少具有一第二弹片对应该容置部,该第二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弹性力作用于该电池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周缘部的开口部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弹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部面向容置部的表面分别具有数个凸出表面的凸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部面向容置部的表面分别具有数个凸出表面的凸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应用于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且其具有一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为一导电结构,并具有配合容置该电池的一中空容置部,有一贯穿的开口部提供该电池进入或脱离该容置部,该第一导电部具有数个弹片及数个凸缘状的接脚,用以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以及具有一第二导电部,该第二导电部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的一导电体,其特别之处是各个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穿过该开口部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并限制该电池设置于容置部中。文档编号H05K1/18GK2842749SQ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电池设置结构,其主要应用于电路板中设置水银钮扣电池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导电部,其为一导电结构,并具有配合容置该电池的一中空容置部,且具有一贯穿的开口部,提供该电池进入或脱离该容置部,该第一导电部对应该开口部处至少具有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导电部具有数个凸缘状的接脚,用以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以及    一第二导电部,其为电性固接至该电路板的一导电体;    其中该第一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用以提供该电池穿过该开口部而进入或移出该容置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