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目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重要考虑因素,电动汽车是由较大的电池包进行车辆供电,使用的电池大多数是锂离子电池,单体电芯通过串、并联方式实现高电压和高能量的电池系统。在相同能耗不变,电池包体积和重量都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单次最大行驶里程主要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当前,通过动力电池包的轻量化来大幅度提升能量密度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主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可以减少电池包内的零部件数量,简化电池包的内部结构,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重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另外,通过具有换热流道的侧壁与极片组件直接进行换热,还可以提升整个电池包的换热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形成有换热流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冷板,所述主壳为盒体形状,所述主壳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敞开形成为敞开口,所述冷板与所述主壳相连且封盖所述主壳的敞开口,所述换热流道、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均形成于所述冷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换热流道沿所述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冷板内还形成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分别连接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设在所述冷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在所述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其中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相连且另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相连,所述第三腔布置在所述冷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多个所述换热流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腔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凡多,蔡云雯,李凡,陈嘉鹏,孟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