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89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包括内层储氢罐,内层储氢罐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密封盖,顶部密封盖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加/放氢气口,加/放氢气口与吸放氢一体化气路系统连接;内层储氢罐的外侧套设有外层壳体,外层壳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与进水管路系统连接的进水管路口,外层壳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与出水管路系统连接的出水管路口;内层储氢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柱形泡沫铜、第二圆柱形泡沫铜及第三圆柱形泡沫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固态储氢合金材料的三维空间结构分布,大大提高了储氢合金材料的利用率;此外,采用水浴循环换热室的设计可保证换热均匀,保证固态储氢装置对外接负载的输出功率和能量效率。储氢装置对外接负载的输出功率和能量效率。储氢装置对外接负载的输出功率和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氢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消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从化石能源向绿色能源时代的转型是必然的。在多种可再生能源中,氢能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且可通过水电解获得,得到了全球的青睐。
[0003]目前,氢气主要有三种储存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合金材料储氢。高压容器储氢内部压力一般在35MPa以上,存在压力风险;液态储氢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压缩,且需维持低温保持,成本高;而储氢合金储氢量大、无污染且成本可控,使得固态储氢实用化成为可能。对于储氢合金而言,除了合金材料本身以外,如何巧妙地设计储氢装置,使得合金的性能最大化的得到利用也是影响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4]目前储氢装置的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储氢装置内部,即如何有效地控制好加/放氢过程中的热量传递,以及如何实现氢气与合金颗粒的充分接触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111006123A,其装置通过采用圆柱形海绵来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包括内层储氢罐(6),该内层储氢罐(6)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顶部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密封盖(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加/放氢气口(1),且所述加/放氢气口(1)与吸放氢一体化气路系统连接;所述内层储氢罐(6)的外侧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外层壳体(4),且所述外层壳体(4)与所述内层储氢罐(6)之间设置有换热室(5),所述外层壳体(4)的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换热室(5)相连通的进水管路口(3),且所述进水管路口(3)与进水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外层壳体(4)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换热室(5)相连通的出水管路口(8),且所述出水管路口(8)与出水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内层储氢罐(6)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圆柱形泡沫铜(9),所述第一圆柱形泡沫铜(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柱形泡沫铜(10),所述第二圆柱形泡沫铜(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圆柱形泡沫铜(11),且所述第一圆柱形泡沫铜(9)、所述第二圆柱形泡沫铜(10)及所述第三圆柱形泡沫铜(11)的空隙大小逐渐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储氢罐(6)和所述外层壳体(4)均为圆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浴循环换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放氢一体化气路系统包括与所述加/放氢气口(1)连接的气体管路(1

1),所述气体管路(1

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流量阀门(1

2),所述第一流量阀门(1

2)的一侧设置有减压阀(1

3),所述减压阀(1

3)远离所述第一流量阀门(1

2)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器(1

4),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1

4)远离所述减压阀(1

3)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

5),所述气体流量计(1

5)远离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1

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流量阀门(1

6),所述第二流量阀门(1

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

7),所述第一单向阀(1

7)的底部设置有负载(1

8),所述第二流量阀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树民刘晶晶菅璐席宁胡羽洁郭欣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中科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