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R角抹灰结构
,具体为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屋面的直角处聚集积水,造成连接处的容易漏水,避免漏水现象的产生,需要在屋面边缘处进行R角处理,可以通过抹灰结构将水泥涂抹在屋面的边角处,进行倒泛水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抹灰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抹灰架在移动的过程中导向块滑动的位置容易进入水泥灰堵塞框架上的滑槽,影响抹灰架的移动,并且在对框架进行限位的过程中,不便于将框架与墙面贴合,导致抹灰架对水泥涂抹时容易产生缝隙,造成抹灰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具备便于移动抹灰架与便于支撑框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水泥影响导向块和抹灰架的移动、框架与墙面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包括框架,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抹灰架,抹灰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抹灰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清理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抹灰架(2),所述抹灰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抹灰架(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清理块(4),所述清理块(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杆(5),所述导杆(5)的外侧设置有弹簧(6),所述框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外侧铰接有底架(9),所述底架(9)的外侧铰接有推动架(10),所述推动架(10)的外侧设置有拉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与所述抹灰架(2)滑动连接,所述清理块(4)与所述框架(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R角倒泛水抹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清理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浩,王世九,王宁,苏西康,孔德宽,郭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瑞森新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