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84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背板、太阳能电池片、玻璃盖片,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背板和玻璃盖片之间,玻璃盖片表面设置有纳米漫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增大电池输出功率和结构简单的特点。输出功率和结构简单的特点。输出功率和结构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是指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结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689400B公开的内容,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压花超白保护玻璃,EVA等填充材料,用导线连接(串联、并联)的若干个晶体基板(太阳能电池芯片),背面保护层组成,把这些元件用真空热层压机加热层压成整体,然后安装边框和接线盒,成为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0003]可见,采用玻璃盖片进行封装是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封装是本领域较为常规的封装方式。但是,在玻璃镜面的光学作用下,高能量的光子入射光伏电池中,一个光子只能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而光子能量远高于带隙,就使的光子的能量有一部分浪费,直接限制了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增大电池输出功率和结构简单的特点。
[0005]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背板、太阳能电池片、玻璃盖片,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背板和玻璃盖片之间,玻璃盖片表面设置有纳米漫射层。
[0007]进一步地,纳米漫射层为溅射或蒸镀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金属膜散射层,金属膜散射层厚度为10

100纳米。
[0008]进一步地,纳米漫射层为采用喷涂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树脂散射层,树脂散射层的厚度为350

400纳米。
[0009]进一步地,纳米漫射层表面为填充有颗粒形成的粗糙面.具有较好的光学散射作用,提升光线利用率。
[0010]进一步地,金属膜散射层的金属类型为铝、钼和/或金。可以结合使用场景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0011]进一步地,树脂的类型为环氧树脂,在太阳能电池应用较为广泛,且保证具有较好的透光率。
[0012]进一步地,背板与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第一EVA层贴合,太阳能电池片与玻璃盖片通过第二EVA层贴合,便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压合成型。
[0013]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或多晶硅电池片,具有较好的选择灵活性。
[0014]进一步地,玻璃盖片为单层玻璃片或多层复合玻璃片,具有较好的选择灵活性。
[0015]进一步地,背板为TPT太阳能背板、TPE太阳能背板、BBF太阳能背板、APE太阳能背
板或EVA太阳能背板,具有较好的选择灵活性。
[0016]本技术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纳米漫射层的纳米颗粒在光照下,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被吸收的蓝色光子随后通过辐射弛豫下转换的过程转换成较低能量的近红外光子(即红色光子),而且光子数目变多。与太阳能电池的能隙相匹配的红色光子越容易被带隙吸收,从而产生更多的电子,从而增加功率输出。另外一个功能是,纳米漫射层纳米颗粒会产生米散射,增加了光在电池中的路程,能够促进吸收,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同时,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结构上仅需在玻璃盖片上进行改进,其结构简单,无需对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复杂的结构变化即可实现,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包括:1、背板;2、第一EVA层;3、电池片;4、第二EVA层;5、玻璃盖片;6、纳米散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背板1、太阳能电池片3、玻璃盖片5,太阳能电池片3设置在背板1和玻璃盖片5之间,玻璃盖片5表面设置有纳米漫射层6。具体地,背板1与太阳能电池片3通过第一EVA层2贴合,太阳能电池片3与玻璃盖片5通过第二EVA层4贴合。
[0023]具体地,纳米漫射层为溅射或蒸镀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金属膜散射层,金属膜散射层厚度为10

100纳米。纳米漫射层表面为填充有颗粒形成的粗糙面。金属膜散射层的金属类型为铝、钼和/或金。
[0024]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或多晶硅电池片。玻璃盖片为单层玻璃片或多层复合玻璃片。背板为TPT太阳能背板、TPE太阳能背板、BBF太阳能背板、APE太阳能背板或EVA太阳能背板。
[0025]在本实施例中,纳米漫射层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溅射或蒸镀金属膜(如铝、银、金等)然后退火自组装形成粒径10

100纳米的粗糙面金属膜散射层。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背板1、太阳能电池片3、玻璃盖片5,太阳能电池片3设置在背板1和玻璃盖片5之间,玻璃盖片5表面设置有纳米漫射层6。具体地,背板1与太阳能电池片3通过第一EVA层2贴合,太阳能电池片3与玻璃盖片5通过第二EVA层4贴合。
[0028]具体地,纳米漫射层为采用喷涂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树脂散射层,树脂散射层的厚度为350

400纳米。纳米漫射层表面为填充有颗粒形成的粗糙面。树脂的类型为环氧树脂。
[0029]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或多晶硅电池片。玻璃盖片为单层玻璃片或多层复合玻璃片。背板为TPT太阳能背板、TPE太阳能背板、BBF太阳能背板、APE太阳能背板或EVA太阳能背板。
[0030]在本实施例中,纳米漫射层的制备方法为:在玻璃盖片上直接喷涂纳米颗粒,然后再覆盖如环氧树脂的保护层,形成厚度约为350

400nm填充有纳米颗粒的树脂散射层。其采用的原理为::共振产生的热电子注入到半导体中,增加光电流。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背板、太阳能电池片、玻璃盖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背板和玻璃盖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盖片表面设置有纳米漫射层,所述纳米漫射层表面为填充有颗粒形成的粗糙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漫射层为溅射或蒸镀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金属膜散射层,所述金属膜散射层厚度为10

100纳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漫射层为采用喷涂方式设置于玻璃盖片表面的树脂散射层,所述树脂散射层的厚度为350

40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莹莹黄泽江黎存熙杨琛赖子维谭亲礼徐祥福陈星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