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与清洁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与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充电电池,为充电次数有限的可被充电的电池。可充电电池的优点是使用寿命长,即使其价格比不可循环使用的非充电式电池要贵,但从长期使用的观点来看,则很经济实惠。并且,可充电电池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远小于非充电式电池。因此,可充电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动力、储能等领域的能源储存和供给。
[0003]目前,在各类电子产品中,通常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的系统,而该系统需要采用专门的电池管理芯片,以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的控制过程。然而,该种电池管理芯片的成本较高,导致采用电池管理芯片的电器设备也需付出较高的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与清洁设备,本申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电池充电的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
[0006]电压检测支路、第一开关支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支路、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第三开关支路与第一控制器;所述电压检测支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上电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源作用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而导通,以建立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电池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压输出第一检测电压至所述第一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二电平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而导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源作用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均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之间的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及所述第六电阻的非串联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第一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包括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