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煤车清洗装置。该运煤车清洗装置包括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以及分别与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相连的循环供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以及循环供水机构,实现了对运煤车辆车厢顶部、车底和两侧车身的多次全方位的彻底冲洗,避免了运煤车在返程中煤粉掉落污染周边环境,整个清洗过程连续无间断,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运煤车的清洗效率。提高了运煤车的清洗效率。提高了运煤车的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煤车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运煤车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炭作为发电厂燃煤机组的主要燃料,每天都需要由几十上百辆运煤车源源不断运往厂区储煤场进行堆放储存,这些运煤车大量往返于厂区储煤场和煤采区、车站、码头之间,由于煤炭在装卸过程中煤粉会附着在车厢及车轮上,因此运煤车所经过区域的道路及道路两旁临近建筑物、树林、草丛、庄稼等常常被大量的煤粉覆盖,导致周边环境空气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一定量的煤炭损耗。为防止运煤车上掉落的煤粉对城市道路及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电厂工作人员对出厂的每辆运煤车采用人工高压水枪冲洗的方法使煤粉随水流冲洗掉落下来,但这种方法不仅员工劳动强度大,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由于运煤车车厢较高,人工冲洗不到位,冲洗效果不理想,同时,从运煤车上冲刷下来的煤粉直接随水流冲走,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造成了一定量的煤炭损耗。
[0003]因此,行业内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运煤车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运煤车清洗装置,包括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以及分别与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相连的循环供水机构,其中:第一清洗区包括第一基层和设置在第一基层上方的第一冲洗机构,第一冲洗机构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第一基层上设有浸水池,浸水池用于浸洗运煤车车轮和车底,第一冲洗机构与循环供水机构相连;第二清洗区包括第二基层和设置在第二基层上方的第二冲洗机构,第二冲洗机构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第二基层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冲洗机构,第三冲洗机构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底,第二基层沿长度方向上两侧对称设有冲刷机构,冲刷机构用于冲刷运煤车两侧车身,第二冲洗机构、第三冲洗机构和冲刷机构分别与循环供水机构相连;第三清洗区包括第三基层和设置在第三基层上方的第四冲洗机构,第四冲洗机构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第三基层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两组第五冲洗机构,第五冲洗机构用于冲刷运煤车两侧车身,第四冲洗机构和第五冲洗机构分别与循环供水机构相连。
[0005]进一步的,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沿长度方向具有上升坡度α,上升坡度α为3
°‑5°
。
[0006]进一步的,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集水沟,第二基层与第三基层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集水沟。
[0007]进一步的,循环供水机构包括第一沉清池、第二沉清池、第三沉清池和循环水池,第一沉清池、第二沉清池、第三沉清池的进水口分别与浸水池、第一集水沟、第二集水沟相连,第一沉清池、第二沉清池、第三沉清池的排水口分别与循环水池的进水口相连。
[0008]进一步的,浸水池包括下降段、平整段和上升段,运煤车通过下降段驶入平整段浸洗后再通过上升段驶入第二清洗区。
[0009]进一步的,浸水池的深度h为0.6米
‑
1.0米。
[0010]进一步的,第一冲洗机构包括与循环水池的出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一水泵、开关、第一导水管和多个沿第一导水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高压喷嘴,第二冲洗机构、第三冲洗机构、第四冲洗机构和第五冲洗机构均与第一冲洗机构相同。
[0011]进一步的,运煤车清洗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上的门式刚架,第一冲洗机构、第二冲洗机构、第四冲洗机构、第五冲洗机构和冲刷机构均设置在门式刚架上。
[0012]进一步的,冲刷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式刚架上的清洗刷架,清洗刷架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导水管和多个清洗刷,第二导水管上设有多个沿第二导水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高压喷嘴,多个清洗刷沿第二导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0013]进一步的,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第三清洗区以及循环供水机构,实现了对运煤车辆车厢顶部、车底和两侧车身的多次全方位的彻底冲洗,避免了运煤车在返程中煤粉掉落污染周边环境,整个清洗过程连续无间断,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运煤车的清洗效率。
[0016](2)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在第一清洗区设置可浸过运煤车轮胎高度的浸水池,使运煤车驶入过程中带动浸水池内水流冲洗车轮上以及车底上附着的大部分煤粉,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实用。
[0017](3)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在第一清洗区、第二清洗区和第三清洗区的上方分别设置第一冲洗机构、第二冲洗机构和第四冲洗机构实现对运煤车车厢顶部三次有效冲洗,冲洗效率高,冲洗效果好。
[0018](4)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在第二清洗区的上端面上设置第三冲洗机构,实现了对经浸洗后运煤车车底的第二次冲洗,进一步保证运煤车车底清洗的彻底性。
[0019](5)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在第二清洗区和第三清洗区分别设置刷洗机构和第五冲洗机构,实现对运煤车两侧车身的两次清洗,保证整个运煤车的清洗效果。
[0020](6)本技术的运煤车清洗装置通过设置分别与浸水池、第一集水沟、第二集水沟相连的第一沉清池、第二沉清池、第三沉清池,实现了冲洗运煤车后的废水集中回流,并经沉淀后流入循环水池进行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经反复清洗下来的煤粉在第一沉清池、第二沉清池、第三沉清池经沉淀沥干后回收至储煤区,有效降低了煤炭损耗,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清洗区左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刷洗机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其中:1
‑
第一清洗区、11
‑
第一基层、12
‑
第一冲洗机构、120
‑
第一水泵、121
‑
开关、122
‑
第一导水管、123
‑
第一高压喷嘴、13
‑
浸水池、130
‑
下降段、131
‑
平整段、132
‑
上升段、2
‑
第二清洗区、21
‑
第二基层、22
‑
第二冲洗机构、23
‑
第三冲洗机构、24
‑
冲刷机构、240
‑
清洗刷架、241
‑
第二导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煤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清洗区(1)、第二清洗区(2)、第三清洗区(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洗区(1)、所述第二清洗区(2)、所述第三清洗区(3)相连的循环供水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清洗区(1)包括第一基层(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11)上方的第一冲洗机构(12),所述第一冲洗机构(12)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所述第一基层(11)上设有浸水池(13),所述浸水池(13)用于浸洗运煤车车轮和车底,所述第一冲洗机构(12)与所述循环供水机构(4)相连;所述第二清洗区(2)包括第二基层(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层(21)上方的第二冲洗机构(22),所述第二冲洗机构(22)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所述第二基层(2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冲洗机构(23),所述第三冲洗机构(23)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底,所述第二基层(21)沿长度方向上两侧对称设有冲刷机构(24),所述冲刷机构(24)用于冲刷运煤车的两侧车身,所述第二冲洗机构(22)、所述第三冲洗机构(23)和所述冲刷机构(24)分别与所述循环供水机构(4)相连;所述第三清洗区(3)包括第三基层(3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基层(31)上方的第四冲洗机构(32),所述第四冲洗机构(32)用于清洗运煤车车厢顶部,所述第三基层(31)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两组第五冲洗机构(33),所述第五冲洗机构(33)用于冲刷运煤车的两侧车身,所述第四冲洗机构(32)和第五冲洗机构(33)分别与所述循环供水机构(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层(21)和第三基层(31)沿长度方向具有上升坡度α,所述上升坡度α为3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11)与第二基层(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集水沟(5),所述第二基层(21)与第三基层(3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集水沟(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煤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水机构(4)包括第一沉清池(41)、第二沉清池(42)、第三沉清池(43)和循环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绍刚,孙元林,吴宝海,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