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70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包括:可收缩扩张的支架;及覆膜,所述覆膜为柔性膜,包覆在所述支架上,密封并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在扩张状态下,与所述覆膜一起形成管状的血管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套管增加了强度和支撑性,且降低工艺难度,减小套管的尺寸,降低手术介入难度。可在覆膜外附加可降解薄膜或微孔薄膜,并在两薄膜之间存取治疗或缓解溶血的药物,实现药物缓释和治疗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患者易出现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增高手术风险。为降低手术风险,相关公司研发出经皮介入导管式血泵,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导管经主动脉跨过瓣膜,入口窗放置于左心室内,出口窗放置于主动脉中,通过微型电机驱动叶轮高速旋转,将左心室的血液泵送到主动脉中,辅助血液循环,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保证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顺利进行。
[0003]专利CN210728316U中提到了一种经皮介入式血泵,结构上除了泵以外,还有一个被加强和预先定弯成型的套管。该套管在血泵介入后,将跨过主动脉瓣,连通主动脉和心室,在右心室的治疗中,该套管连通肺动脉和下腔静脉。其预先的定弯成型有利于血泵介入过程中,套管和泵通过主动脉弓;而其内部的加强结构优先选用镍钛诺的螺线结构,结合外部的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内外壁,形成一个加强的含镍钛螺线的套管,该结构设计和加强结构有利于套管的强度和支撑性。
[0004]现有套管存在以下缺点:
[0005](1)尺寸较大,增大了介入手术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伤害血管壁,以及通过主动脉弓的难度,即使采用预先定弯得方式,套管的大尺寸仍然给介入手术,尤其是通过主动脉弓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0006](2)套管经过主动脉瓣后,置于左心室内,随着心脏的脉动,套管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挤压,这对套管的强度有比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增加套管的强度和支撑性,且降低工艺难度,减小套管的尺寸,降低手术介入难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包括:可收缩扩张的支架;及覆膜,所述覆膜为柔性膜,包覆在所述支架上,密封并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在扩张状态下,与所述覆膜一起形成管状的血管通路。
[0009]优选地,所述支架在收缩状态下,所述套管的外径为2.5mm

4.0mm,所述支架在扩张状态下,所述套管的内径为5mm

6.5mm。
[0010]优选地,所述支架由形状记忆型合金或形状记忆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为由编织线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或,所述支架由多根螺旋线沿所述套管的周向排列构成,或,所述支架由多个螺旋环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排列构成。
[0012]优选地,所述覆膜由高分子材料溶解在易挥发的极性溶剂中通过挥发成膜工艺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所述极性溶剂为四
氢呋喃或硅氧烷。
[0014]优选地,所述覆膜外覆有可降解薄膜或微孔薄膜;所述覆膜和所述可降解薄膜之间,或,所述覆膜和所述微孔薄膜之间放置治疗或缓解溶血的药物。
[0015]优选地,所述微孔薄膜由成孔剂加入到有机硅树脂溶液中,涂敷挥发成膜并洗掉成孔剂后形成。
[0016]优选地,所述成孔剂为50um

500um粒径的氯化钠或氯化钾颗粒。
[0017]优选地,所述覆膜在所述支架的远端沿轴向延伸形成入口端,所述覆膜在所述支架的近端沿轴向延伸形成出口端,所述出口端用于与所述经皮血泵的出口窗连接。
[0018]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通过在可收缩扩张的支架外包覆覆膜构成血管通路,支架结构起支撑和加强作用,1、相比现有镍钛加强的螺线套管的制造,本技术提供的套管的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实现。2、支架在介入手术中保持收缩状态,相对于现有的螺线套管尺寸更小,降低了介入手术的难度。另外在介入到位后,支架扩张后形成的血管通路支撑性和强度都更优于现有的螺线套管。3、可在覆膜外附加可降解薄膜或微孔薄膜,并在两薄膜之间存取治疗或缓解溶血的药物,实现药物缓释和治疗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的血泵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2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图3b中沿A

A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a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在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单个螺旋环的正视图,图4d为单个螺旋环的侧视图。
[0023]图中:
[0024]1‑
出口窗,2

桨叶,3

支架,4

覆膜,31

编织线,32

螺旋线,33

螺旋环,41

入口端,42

出口端,10

血泵,20

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内”、“外”、“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使用了“近端”、“远端”、“轴向”、“径向”,其中“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轴向”参照的是血管通路的轴线方向,“径向”参照的是血管通路的直径所在的方向。
[0027]图1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的血泵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8]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包括:可收缩扩张的支架3及覆膜4,覆膜4为柔性膜,包覆在支架3上,可以包覆在支架3的内壁和\或外壁上,密封并固定支
架3;支架3在扩张状态下,带动覆膜4一起扩张形成管状的血管通路。支架3由形状记忆型合金或形状记忆型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形状记忆型合金优选为镍钛诺或镁合金。覆膜4优先选用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覆膜4在支架3的近端沿轴向延伸形成入口端41,覆膜4在支架3的远端沿轴向延伸形成出口端42,出口端42可与经皮血泵的出口窗1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将出口端42与经皮血泵10的出口窗1进行连接。
[0029]将血泵组件植入体内时,通常在套管20外部有包裹和束缚性的结构,如鞘管,鞘管的内径与收缩状态下的套管20的外径一致,优选为2.5mm

4mm,该鞘管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例如聚氨酯,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在血泵10介入到位后,移除鞘管,在失去束缚后,支架3在扩张状态下,与覆膜4一起形成血管通路,套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经皮血泵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收缩扩张的支架;及覆膜,所述覆膜为柔性膜,包覆在所述支架上,密封并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在扩张状态下,与所述覆膜一起形成管状的血管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收缩状态下,所述套管的外径为2.5mm

4.0mm,所述支架在扩张状态下,所述套管的内径为5mm

6.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形状记忆型的合金或形状记忆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由编织线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或,所述支架由多根螺旋线沿所述套管的周向排列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维壮李凯易博罗七一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