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61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包括主体钢梁、主体钢柱,设置在主体钢梁和主体钢柱之间的综合墙架,设置在综合墙架上的外窗和ALC外墙板,以及设置在综合墙架室外侧的外幕墙;综合墙架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多根连接柱和两根钢过梁,钢过梁水平固定在主体钢柱上,两根钢过梁分别为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外窗设置在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之间,将外窗、外幕墙、ALC外墙板安装统一考虑,安装便捷,结构稳定。结构稳定。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除了钢结构主体施工外,还涉及外围护墙体、外窗、外幕墙结构结构的安装施工,传统施工过程将外幕墙和外围护墙体通过龙骨等构件安装固定在钢结构主体上,对钢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减少钢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施工过程构件众多,安装施工过程复杂繁琐,施工效率较低,高空作业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包括主体钢梁、主体钢柱,设置在主体钢梁和主体钢柱之间的综合墙架,设置在综合墙架上的外窗和ALC外墙板,以及设置在综合墙架室外侧的外幕墙;所述综合墙架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多根连接柱和两根钢过梁,所述钢过梁水平固定在主体钢柱上,两根钢过梁分别为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多根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固定在上钢过梁与主体钢梁之间、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之间以及下钢过梁与下方楼板之间,所述外窗设置在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之间,所述外幕墙与综合墙架之间设有多个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支腿,所述连接杆的两个支腿分别固定在上钢过梁和下钢过梁上,所述外幕墙内侧设有背栓挂件,所述转接件上固定设有卡板,背栓挂件与卡板之间设有直角连接件,直角连接件固定在卡板上,所述背栓挂件与直角连接件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背栓挂件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横板和反向垂直连接在连接横板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呈L型结构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二固定板端部垂直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端部,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幕墙内侧。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固定板和钩状部件,所述钩状部件包括竖柄部和钩部,竖柄部端部与第三固定板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限位板构成的空间内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第一限位板伸进钩状部件的钩部内,第四连接部为垂直连接在钩状部件的竖柄部远离第三固定板一侧的第四固定板。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直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与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与第五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ALC外墙板固定在主体钢梁、主体钢柱、连接柱、上钢过梁以及下钢过梁构成的网格空间内,所述主体钢梁与上钢过梁之间的ALC外墙板上部通过钩头螺栓与主体钢梁连接、下部通过U形卡与上钢过梁连接,所述上钢过梁与下钢过梁之间的ALC外墙板上部通过钩头螺栓与上钢过梁连接、下部通过U形卡与下钢过梁焊接固定,所述下钢过梁与下方楼板之间的ALC外墙板上部通过钩头螺栓与下钢过梁连接、下部通过U形卡固定在下方楼板上固定的膨胀螺栓上。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窗与上钢过梁之间、外窗与下钢过梁之间以及外窗与外窗两侧的连接柱之间均设有转接角铁,所述外窗的副框四边通过转接角铁分别与上钢过梁、下钢过梁以及外窗两侧的连接柱焊接固定。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主体钢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柱与钢过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柱与下方楼板上通过化学锚栓固定的钢板焊接固定。
[0012]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钢柱上设有牛腿,两根钢过梁与牛腿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主体钢梁和主体钢柱之间的综合墙架,外窗和ALC外墙板设置在综合墙架上,外幕墙设置在综合墙架室外侧,将外窗、外幕墙、ALC外墙板安装统一考虑,减少现场作业量,外幕墙与综合墙架连接,减少外幕墙安装在型钢梁时对型钢梁结构强度的影响,将ALC外墙板安装固定在主体钢梁、主体钢柱、连接柱、上钢过梁及下钢过梁构成的网格空间内,避免了ALC外墙板在外围护墙体安装遇到超长窗户时上部条板安装固定困难的问题,同时将受力传导给综合墙架和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结构,保证了ALC外墙板的复杂外墙的功能要求、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另外,外幕墙和综合墙架之间通过背栓挂件、直角连接件和转接件相互连接的安装方式,使得外幕墙与综合墙架的安装连接更加方便快捷,连接结构稳定可靠,本技术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安装快捷简便,施工效率高,减少高空作业安装施工量及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整体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综合墙架与主体钢梁和主体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外幕墙与综合墙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外窗与综合墙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连接柱与下方楼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上钢过梁与主体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连接柱与主体钢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主体钢梁;2、主体钢柱;3、外窗;4、ALC外墙板;5、外幕墙;6、连接柱;7、上钢过梁;8、下钢过梁;9、转接角铁;10、钢板;11、加劲板;12、牛腿;13、转接件;14、背栓挂件;141、第一构件;1411、连接横板;1412、第一固定板;1413、第一限位板;1414、第二固定板;1415、第二限位板;142、第二构件;1421、第三固定板;1422、钩状部件;1423、第四固定
板;15、直角连接件;16、下方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如图1至图4示,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主体钢梁1和主体钢柱2,设置在主体钢梁1和主体钢柱2之间的综合墙架,设置在综合墙架上的外窗3和ALC外墙板4,以及设置在综合墙架室外侧的外幕墙5。
[0026]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钢梁(1)、主体钢柱(2),设置在主体钢梁(1)和主体钢柱(2)之间的综合墙架,设置在综合墙架上的外窗(3)和ALC外墙板(4),以及设置在综合墙架室外侧的外幕墙(5);所述综合墙架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多根连接柱(6)和两根钢过梁,所述钢过梁水平固定在主体钢柱(2)上,两根钢过梁分别为上钢过梁(7)和下钢过梁(8),多根所述连接柱(6)分别连接固定在上钢过梁(7)与主体钢梁(1)之间、上钢过梁(7)和下钢过梁(8)之间以及下钢过梁(8)与下方楼板(16)之间,所述外窗(3)设置在上钢过梁(7)和下钢过梁(8)之间,所述外幕墙(5)与综合墙架之间设有多个转接件(13),所述转接件(13)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支腿,所述连接杆的两个支腿分别固定在上钢过梁(7)和下钢过梁(8)上,所述外幕墙(5)内侧设有背栓挂件(14),所述转接件(13)上固定设有卡板,背栓挂件(14)与卡板之间设有直角连接件(15),直角连接件(15)固定在卡板上,所述背栓挂件(14)与直角连接件(15)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栓挂件(14)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一构件(141)和第二构件(142),所述第一构件(14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横板(1411)和反向垂直连接在连接横板(1411)两端的第一固定板(1412)和第一限位板(1413),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呈L型结构的第二固定板(1414)和第二限位板(1415),第二固定板(1414)端部垂直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412)端部,第一固定板(141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幕墙(5)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综合结构施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14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固定板(1421)和钩状部件(1422),所述钩状部件(1422)包括竖柄部和钩部,竖柄部端部与第三固定板(1421)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1421)在第一固定板(1412)、第二固定板(14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汪潇驹黄鑫侯康玉萌涂尊敬张金梁张巧茹王杨陈达非杨化军赵纯李东华袁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