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包括床板及支撑腿;床板的上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可由平板状变为弧形凸起状的腰部锻炼板,腰部锻炼板的下端中间与一上下滑动的顶杆固定连接,顶杆自凹槽下端的第一滑孔穿出且与设在驱动箱内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箱固设在床板的下端;床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有手摇杆,手摇杆通过连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避免腰臀部主动发力,而且能使患者自身手臂得到锻炼,实用性强;同时手摇杆的转动幅度能根据患者自身的力度进行控制和调整,有利于患者进行整体锻炼,提升了锻炼效果;患者更易操控,提升患者锻炼兴趣,进而加快腰椎恢复;适用范围广,舒适性强。舒适性强。舒适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外科,主要是涉及脊柱方面的疾病,而脊柱临床上包括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椎等。对于腰椎问题,轻者按摩牵引锻炼、外敷膏药,重者需手术治疗,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术后,都需要进行合理的锻炼康复;半桥动作是有效的腰椎锻炼康复动作,即患者平躺,然后屈膝将膝盖抬起,然后发力抬起臀部和腰部,用脚和肩膀支撑身体,坚持数秒后腰臀下沉,休息数秒后再次发力提起腰臀,重复上述过程进行锻炼。
[0003]但是目前对于腰椎锻炼患者来说,靠自己腰臀部主动发力完成上述动作无疑会加重病情,因此市场有一些利用机械结构来推动患者腰部被动活动进行锻炼,但是大多机械结构推动患者腰部的幅度固定,锻炼人员难以通过自己的意愿对锻炼的幅度进行控制,导致腰椎恢复缓慢,同时也无法对自身的手臂进行锻炼,实用性较差,不利于患者进行整体锻炼,有一定局限性。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包括:
[0007]床板以及设在所述床板下端四角的支撑腿;
[0008]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对应腰部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可由平板状变为弧形凸起状的腰部锻炼板,所述腰部锻炼板的下端中间与一上下滑动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自所述凹槽下端的第一滑孔穿出且与设在驱动箱内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箱固设在所述床板的下端;
[0009]所述床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有手摇杆,所述手摇杆通过连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左侧或右侧均匀设有齿;
[00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在所述齿一侧且与所述齿相互啮合的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侧壁之间的第二锥齿轮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卷线筒,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卷线筒的内腔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并缠绕在所述卷线筒上的拉绳,所述拉绳自所述床板上的通孔穿出且与所述手摇杆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
[0015]所述手摇杆为匚型,其下端的横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外侧壁的安装槽内,所述手摇杆下端的横杆外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杆和所述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下端的所述床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同侧的任一所述螺纹孔上螺纹穿设有限位螺栓,所述滑块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栓匹配的第二螺纹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手摇杆上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锁扣,所述拉绳上均匀设有多个与所述锁扣匹配的挂环。
[0018]进一步地,所述手摇杆上端的横杆上设有防滑套。
[0019]进一步地,所述腰部锻炼板包括软质外壳以及均匀间隔设在软质外壳内部的条形支撑杆,所述条形支撑杆与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0020]所述软质外壳有塑料、橡胶或硅胶制成。
[002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滑腔,所述腰部锻炼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条滑动设在所述滑腔内;
[0022]所述腰部锻炼板的上表面粘附有软垫。
[002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箱内的所述床板下端固定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上开设有供所述顶杆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孔。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通过在床板对应腰部的位置设置凹槽,在凹槽内设置可发生形变的腰部锻炼板,在腰部锻炼板下端设置上下滑动的顶杆,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顶杆的上下滑动使腰部锻炼板推动患者腰部做半桥动作,进一步地,通过在床板两侧设置手摇杆,将手摇杆通过连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使患者能通过自身手臂转动手摇杆,从而通过连动机构带动驱动机构,进而促使顶杆推动腰部锻炼板产生由平板状变为弧形凸起状的形变,反复操作,从而使患者腰部重复做半桥动作,使腰椎得到被动锻炼,不仅避免了腰臀部主动发力,而且能使患者自身的手臂得到锻炼,实用性强;同时手摇杆的转动幅度能根据患者自身的力度进行控制和调整,有利于患者进行整体锻炼,提升了锻炼效果。
[0026]2、本技术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通过在顶杆一侧设置齿,通过齿轮副的传动带动顶杆上下滑动,并通过设置卷线筒,在卷线筒上设置拉绳,将拉绳一端与手摇杆上端连接,使患者能根据自己需求通过手摇杆的转动幅度控制拉绳的拉出长度,从而使卷线筒和齿轮副的转动圈数和转速得以调节和控制,进而控制顶杆的移动高度和速度,从而使患者腰部锻炼幅度得到控制和调节,患者更易操控,提升患者锻炼兴趣,进而加快腰椎恢复。
[0027]3、本技术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通过在床板两侧设置滑槽,通过滑块带动手摇杆沿滑槽滑动,并通过限位螺栓固定滑块的位置,使手摇杆的位置能够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节,进一步地,为了能使拉绳的长度与手摇杆的位置相匹配,手摇杆与
拉绳通过锁扣和挂环可拆卸连接,当手摇杆位置移动后,可将拉绳上的相应的挂环重新挂在锁扣上进行连接,使本装置能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提高患者锻炼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A
‑
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中手摇杆与床板侧壁连接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床板;11、凹槽;111、滑腔;112、滑条;12、第一滑孔;13、通孔;14、滑槽;15、滑块;151、安装槽;152、第二螺纹孔;16、第一螺纹孔;17、挡板;18、头枕;
[0036]2、支撑腿;21、万向轮;
[0037]3、腰部锻炼板;31、软质外壳;32、条形支撑杆;33、软垫;
[0038]4、顶杆;41、齿;
[0039]5、驱动箱;51、限位套筒;511、第二滑孔;
[0040]6、驱动机构;61、第一转轴;62、齿轮;6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以及设在所述床板(1)下端四角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对应腰部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可由平板状变为弧形凸起状的腰部锻炼板(3),所述腰部锻炼板(3)的下端中间与一上下滑动的顶杆(4)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自所述凹槽(11)下端的第一滑孔(12)穿出且与设在驱动箱(5)内的驱动机构(6)连接,所述驱动箱(5)固设在所述床板(1)的下端;所述床板(1)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有手摇杆(7),所述手摇杆(7)通过连动机构(8)与所述驱动机构(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的左侧或右侧均匀设有齿(41);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通过第一转轴(61)转动设在所述齿(41)一侧且与所述齿(41)相互啮合的齿轮(62)、设在所述第一转轴(61)端部的第一锥齿轮(63)、通过第二转轴(64)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5)侧壁之间的第二锥齿轮(65)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64)两端的卷线筒(66),所述第二锥齿轮(6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3)啮合连接,所述卷线筒(66)的内腔与第二转轴(64)之间设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和第二转轴(6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并缠绕在所述卷线筒(66)上的拉绳(67),所述拉绳(67)自所述床板(1)上的通孔(13)穿出且与所述手摇杆(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脊柱外科腰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滑动设有滑块(15);所述手摇杆(7)为匚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胡学昱,罗卓荆,马亚超,黄培培,凃志鹏,解放,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