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46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基于粘结剂组合物的质量,包括如下组分:主体树脂,50%~80%,主体树脂包含等规聚烯烃树脂、间规聚烯烃树脂和无规聚烯烃树脂;增粘剂,5%~20%;增韧剂,5%~20%;增塑剂,5%~10%。本申请的粘结剂组合物通过合理选择组分并匹配合适的含量,使粘结剂组合物具有较好的粘结力以及电化学稳定性,当该粘结剂组合物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时,不仅能够减少电化学装置中正负极片的连接而导致内部短路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减少粘结剂组合物和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的发生,以降低紫斑的现象。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粘结剂组合物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能够提高其安全性能及电化学性能。其安全性能及电化学性能。其安全性能及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化学装置由于能够存储电能并释放电能,因而可以作为电源或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用电装置中,随着这些用电装置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已成为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性能之一。因此,亟需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该粘结剂组合物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的电化学性能。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基于粘结剂组合物的质量,包括如下组分:主体树脂,50%~80%,其中,主体树脂包含等规聚烯烃树脂、间规聚烯烃树脂和无规聚烯烃树脂;增粘剂,5%~20%;增韧剂,5%~20%;增塑剂,5%~10%。
[0005]在本申请提供的粘结剂组合物中,通过合理选择组分并匹配合适的含量,使粘结剂组合物具有较好的粘结力以及电化学稳定性,当该粘结剂组合物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时,不仅能够减少电化学装置中正负极片的连接而导致内部短路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减少粘结剂组合物和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的发生,以降低紫斑的现象。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粘结剂组合物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能够提高其安全性能及电化学性能。
[000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基于主体树脂的质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0%~85%,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40%,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5%~25%。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主体树脂中除了包含的等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外,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还可能含有一些聚合物单体、催化剂等物质。
[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基于主体树脂的质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5%~70%,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20%~35%,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20%。
[000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基于主体树脂的质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52%~65%,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25%~30%,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18%。
[000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度为60%~70%。
[00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等规度≥90%。
[00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等规聚烯烃树脂的吸水率为0.01%~0.03%。
[00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点低于规聚烯
烃树脂的结晶点。
[00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度为20%~30%。
[00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熔点为125℃~148℃。
[00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间规聚烯烃树脂的密度为0.7g/cm3~0.8g/cm3。
[00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间规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η满足:1.7≤Mw/Mη≤2.6。
[00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无规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90000。
[001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增粘剂包含石油增粘树脂。
[001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石油增粘树脂包括C5烃增粘树脂和C9烃增粘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2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石油增粘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3000。
[002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增韧剂具有形成氢键的官能团。
[002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官能团包括羧基官能团。
[002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增韧剂包括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增塑剂包括橡胶,其中,橡胶包括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和乙丙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002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基于粘结剂组合物的质量,粘结剂组合物还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1%~5%。
[002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表面活性剂包括微晶蜡、石蜡、沙索蜡、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002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粘接部。隔膜设置在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之间,粘接部设置在隔膜的一侧,其中,粘接部采用如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粘结剂组合物制成。
[0028]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隔膜包括基材以及连接于基材的边缘超出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的延伸部,粘接部连接于相邻两个延伸部之间。
[0029]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隔膜的表面设置有粘接部。
[0030]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粘接部在60℃电解液中浸泡10d的溶胀率小于或等于10%。
[0031]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粘接部在85℃电解液中浸泡7d的溶出率小于或等于5%。
[0032]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粘接部的邵氏硬度为58HA~72HA。
[0033]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粘接部的纵向断裂伸长率为20%~150%。
[0034]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隔膜在85℃电解液中浸泡4h后,相邻两个隔膜间单位长度的粘结力为15N/m~50N/m。
[0035]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隔膜在85℃电解液中浸泡4h后,隔膜和正极极片间单位长度的粘结力为5N/m~15N/m。
[0036]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隔膜在85℃电解液中浸泡4h后,隔膜和负极极片间单位长度的粘结力为5N/m~15N/m。
[003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电化学装置。
[003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9]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粘结剂组合物的质量,包括如下组分:主体树脂,50%~80%,其中,所述主体树脂包含等规聚烯烃树脂、间规聚烯烃树脂和无规聚烯烃树脂;增粘剂,5%~20%;增韧剂,5%~20%;增塑剂,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主体树脂的质量,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0%~85%,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40%,所述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5%~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主体树脂的质量,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5%~70%,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20%~35%,所述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主体树脂的质量,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52%~65%,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25%~30%,所述无规聚烯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10%~18%。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组合物满足以下条件(a)~条件(c)中的至少一种:条件(a):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满足以下(Ⅰ)~(Ⅲ)中的至少一者:(Ⅰ)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度为60%~70%;(Ⅱ)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等规度≥90%;(Ⅲ)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吸水率为0.01%~0.03%;条件(b):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满足以下(Ⅰ)~(

)中的至少一者:(Ⅰ)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点低于所述等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点;(Ⅱ)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结晶度为20%~30%;(Ⅲ)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熔点为125℃~148℃;(Ⅳ)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密度为0.7g/cm3~0.8g/cm3;(

)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所述间规聚烯烃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η满足:1.7≤Mw/Mη≤2.6;条件(c):所述无规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9000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文庄玮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