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2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包括:发射筒组件,筒内空间适用于放置热源,筒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状的发射极,发射极被构造成吸收热源的热量发射出电子;接收筒组件,套在发射筒组件外部,接收筒组件的筒内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发射极一一对应的管状的接收极,接收极适用于接收电子,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形成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铯蒸汽的间隙;以及多个换向连接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热电子发射单元之间,换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接收极以及后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发射极,以完成多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串联。以完成多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串联。以完成多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串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离子能量转换器


[0001]本申请涉及静态热电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圆管状单通道多节型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热离子能量转换是静态热电转换中的一种重要方式,热离子能量转换器是实现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具有结构紧凑、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免维护等优点。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的电极一般工作在高温状态下,此时电极的电阻较大,而热离子能量转化器其大电流、低电压的工作模式导致了产生出的电能有相当一部分在转换器内部转换成电极的热能,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的对外输出效率偏低。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的对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节型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为对象,例如,某专利介绍了一种双层结缘套管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以及双层绝缘套管的制造方法,该转换器只有一个发电单元,应归结为单节型热离子能量转换器;某专利介绍了一种基于热管冷却的热离子燃料元件,其中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仍为单节型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余热通过碱金属热管传递至堆芯外;某专利介绍了一种热离子燃料元件,该热离子燃料元件采用发射极和接收极两端直径不一致的锥筒造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组件,筒内空间适用于放置热源,筒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状的发射极,所述发射极被构造成吸收所述热源的热量发射出电子;接收筒组件,套在所述发射筒组件外部,所述接收筒组件的筒内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发射极一一对应的管状的接收极,所述接收极适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形成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铯蒸汽的间隙;以及多个换向连接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热电子发射单元之间,所述换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接收极以及后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发射极,以完成多个所述热电子发射单元的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极接头,与所述发射筒组件第一端的发射极连接;以及接收极接头,与距离所述第一端最远的接收极连接;其中,所述发射极接头和所述接收极接头适用于连接负载以形成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组件包括:发射极支撑管,内部空间适用于放置所述热源;发射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发射极支撑管外侧壁上;以及所述发射极;所述接收筒组件包括:接收极支撑管;接收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接收极支撑管的内侧壁上;以及所述接收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以便于所述铯蒸汽均匀的填充满所有的电极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沿所述换向连接件周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弧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组件和所述接收筒组件均为金属陶瓷复合多层管结构,其中,所述金属陶瓷复合多层管结构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陶瓷层和第二金属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钼合金层,所述陶瓷层包括氧化铝层或氧化钪层,所述第二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华桢钟武烨王振东张征姜玮齐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