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铁尾矿机制砂石混凝土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41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铁尾矿机制砂石混凝土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领域,包括固体A料和液体B料,其中,固体A料主要由茶籽粉、超细二氧化硅、定优胶以及油酸钠组成,液体B料主要由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聚醚类消泡剂以及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节剂适用于表观密度大于2850kg/m3的铁尾矿机制砂石配制的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水泥浆体总量,提高其对铁尾矿机制砂石的包裹能力,有效改善铁尾矿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界面过渡区结构,解决了高表观密度铁尾矿机制砂石配制的混凝土在搅拌、泵送以及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层和离析、均质性差以及强度低的技术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铁尾矿机制砂石混凝土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尾矿机制砂石混凝土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河砂由于过分开采已经越来越少,且由于环境因素,很多地区已经禁止开采,因此用机制砂石替代天然砂石配制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发展的未来。
[0003]铁尾矿作为选矿后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储量不断增加,大量的铁尾矿堆积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极大地破坏了矿山的生态环境,铁尾矿的综合利用必然成为提高固废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将铁尾矿加工成机制砂石用于混凝土中则是可行的利废措施。
[0004]一般的由石灰岩或者玄武岩生产的机制砂石,表观密度在2500

2600kg/m3之间,而由铁尾矿生产的部分机制砂石的表观密度在2800kg/m3以上,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2900kg/m3。高表观密度的机制砂石在混凝土的搅拌、泵送以及浇筑过程中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大大降低了均质性,降低了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严重影响了铁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尾矿机制砂石混凝土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茶籽粉40

50份、超细二氧化硅20

30份、定优胶0

15份以及油酸钠10

20份;所述B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硫代硫酸钠10

20份、氢氧化钠5

10份、聚醚类消泡剂10

15份以及水55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茶籽粉46

50份、超细二氧化硅25

30份、定优胶5

10份以及油酸钠10

15份;优选地,所述B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硫代硫酸钠15

20份、氢氧化钠5

8份、聚醚类消泡剂12

15粉以及水60

7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籽粉的比表面积在300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均李帅王宇峰刘雪娟陈贺君张伟张茂林宋朝治任瑞刚刘广王林贺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