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饰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0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饰条,属于电器内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均位于连接板的同一侧,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共同形成安装槽,第二抵接板包括有柔性块,柔性块位于安装槽内。当前饰条与隔板配合安装时,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分别与隔板之间存在有间隙,当需要拆卸前饰条时,通过上下扯晃前饰条,使得前饰条会慢慢被扯出隔板,进而被直接拆卸出来,达到简单拆卸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饰条由于上下设置有柔性条,对隔板的两端受力相同,难以产生间隙,导致安装上隔板之后难以拆卸的问题。隔板之后难以拆卸的问题。隔板之后难以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饰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冰箱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前饰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的应用几乎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器的出现越来越得到商业各领域的不断需求。现有技术中的电器,一般具有若干层隔板,隔板大多为塑料隔板、金属隔板、隔板等。隔板通常放置在筋条上。隔板主要包括隔板主体和镶嵌在隔板边缘的装饰条。装饰条可用于保护隔板的端面、方便用户将隔板抽出清洗、或增加冰箱内部的美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搁板上放置的物品滚落等。
[0003]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5638292 U,该专利公开了烫银隔板饰条,包括饰条本体,所述饰条本体包括上夹持板、下夹持板、安装槽、上凸条、下凸条、上柔性条、下柔性条和支撑筋条,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相互分离设置,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上凸条和下凸条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支撑筋条设置在安装槽槽底的中心处,所述上柔性条和下柔性条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柔性条和下柔性条的数量均为两个。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饰条与烫银隔板连接力度不够而发生松脱现象,使用效果较差和饰条不具有排水的效果的问题,实现了增强饰条与烫银隔板连接强度和自动排水的效果。
[0004]基于上述专利授权公告号的检索,结合其中的不足发现:
[0005]该专利技术专利由于上下两边各设置有多根上柔性条和下柔性条,由于上柔性条和下柔性条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故可以长时间对隔板起到挤压作用,虽然这个设计可以加固隔板的固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饰条内部与隔板之间没有间隙,需要拆卸饰条对隔板进行清洗时饰条总是很难拆卸出来,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上下柔性条由于其柔性的特征,总是时刻与隔板的两端进行贴合挤压,导致饰条安装在隔板之后难以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饰条,包括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当前饰条与隔板配合安装时,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分别与隔板之间存在有间隙,当需要拆卸前饰条时,通过上下扯晃前饰条,使得前饰条会慢慢被扯出隔板,进而被直接拆卸出来,达到简单拆卸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饰条由于安装时与隔板没有产生间隙,导致安装上隔板之后难以拆卸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前饰条,包括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均位于连接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共同形成安装槽,所述第二抵接板包括
有柔性块,所述柔性块位于安装槽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块的顶部朝向连接板的方向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块与第二抵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成圆弧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顶端均设置为圆弧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顶端均朝向连接板轴线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抵接板的底端相对于其顶端朝远离第一抵接板的方向偏移一定的距离。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圆弧形。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柔性块的长度一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为TPU板、环氧胶板或PE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块为橡胶块、聚醚酯块或POE块。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饰条,前饰条包括有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连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一定角度倾斜地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第二抵接板还设置有柔性块,当前饰条与隔板配合安装时,隔板分别与第一抵接板的顶端和第二抵接板的顶端相贴合,且隔板与连接板的一侧相贴合,又由于柔性块设置在第二抵接板的内部,为柔性块的形变提供容置空间,从而使得安装隔板时易将隔板推进,推进后柔性块的反作用力使得隔板固定牢固,不易脱落。
[0020]在拆卸饰条时,用户通过上下扯晃前饰条,由于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一定角度倾斜地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当前饰条与隔板配合安装时,第一抵接板始终只有顶端和隔板抵接,第一抵接板的中间及底端与隔板存在空隙;第二抵接板始终只有顶端和隔板抵接,第二抵接板的中间及底端与隔板存在空隙,因此在上下扯晃前饰条的过程中,前饰条会慢慢被扯出隔板,进而被直接拆卸出来,达到简单拆卸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饰条由于安装时与隔板没有产生间隙,导致安装上隔板之后难以拆卸的问题。
[0021]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前饰条,整体结构简单,适合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加工容易,结构简单,能简化加工工艺,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饰条的整体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饰条的后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饰条的侧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饰条安装隔板的侧视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图中:1、第一抵接板;2、第二抵接板;3、连接板;4、柔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30]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饰条,包括第一抵接板1、第二抵接板2和连接板3,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分别与连接板3的两端连接,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均位于连接板3的同一侧,连接板3、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共同形成安装槽,第二抵接板2包括有柔性块4,柔性块4位于安装槽内。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饰条,前饰条包括有第一抵接板1、第二抵接板2和连接板3,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呈一定角度倾斜地与连接板3的两端连接,第二抵接板2还设置有柔性块4,当前饰条与隔板配合安装时,隔板分别与第一抵接板1的顶端和第二抵接板2的顶端相贴合,且隔板与连接板3的一侧相贴合,又由于柔性块4设置在第二抵接板2的内部,为柔性块4的形变提供容置空间,从而使得安装隔板时易将隔板推进,推进后柔性块4的反作用力使得隔板固定牢固,不易脱落。
[0032]在拆卸饰条时,用户通过上下扯晃前饰条,由于第一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饰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抵接板(1)、第二抵接板(2)和连接板(3),所述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分别与连接板(3)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均位于连接板(3)的同一侧,所述连接板(3)、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共同形成安装槽,所述第二抵接板(2)包括有柔性块(4),所述柔性块(4)位于安装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块(4)的顶部朝向连接板(3)的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块(4)与第二抵接板(2)的连接处设置成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板(1)和第二抵接板(2)的顶端均设置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饰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道平何高伟石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智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