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机电作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39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机电作动器,安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主、副电机上装配有制动器,且互为备份,主电机通过主传动齿轮啮合主丝杠筒,配合主丝杠螺母套合被轴承止动的副丝杠筒,副丝杠筒啮合被约束在活塞筒环槽中的副丝杠螺母,形成被副丝杠螺母隔离的两个运动腔,带动活塞筒在外筒运动腔作伸缩运动;副电机通过副传动齿轮带动齿轮传动轴旋转,主丝杠螺母配合副丝杠筒,利用齿轮传动轴轴端圆柱体外花键,带动主丝杠螺母在副丝杠螺母隔离的左腔作伸缩运动,进而构成带动活塞筒在外筒运动腔中相对独立的两条传动链作伸缩运动,主丝杠筒能被主电机驱动,副丝杠筒能被副电机驱动的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急收放机电作动器。急收放机电作动器。急收放机电作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机电作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作动器
,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应用于全电机电作动器上的双余度工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力作动器主要有两种形式:机电作动器(EMA)和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机电作动器EMA作为一种直线运动执行元件,是用来实现工作机构直线往复运动或小于360
°
摆动运动的能量转换装置。机电作动器将电动机、外筒组件、减速箱减速器、滚珠丝杠副、活塞筒组件等传动部件、检测装置和控制器集成化、小型化,克服了传统液压系统固有的一些缺点,使得该新型集成一体化作动系统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尤其是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EMA的动力源,易于实现伺服作动系统的数字化、集成化,使作动系统的通用性、维修性大幅提高。目前,大型飞机的收放作动机构主要是采用液压作动器提供作动力,液压作动器EHA在动力源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旁通阀(或排气阀)释压后,起落架靠自身重力和辅助气动力自由放下并上锁的构型实现应急放下。带有自锁装置的机电作动器,机械锁的形式常用的为钢球锁,它由钢球、锁槽、锥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机电作动器,包括:平行外筒(3)轴向两边,通过两相交错传动齿轮轮系啮合主丝杠筒(4)的传动齿轮副,作为主动力源的主电机(1)及作为应急动力源的副电机(13),与副传动齿轮(14)进行啮合的齿轮传动轴(15),套合在齿轮传动轴(15)外花键齿上一起转动的副丝杠筒(8),以及在外筒(3)中作伸缩运动的活塞筒(11),其特征在于:带有输出齿轮的主电机(1)的制动电机轴上装配有主制动器(9),副电机(13)的制动电机轴上装配有副制动器(12),主电机(1)与副电机(13)互为备份,主电机(1)通过主传动齿轮(2)啮合主丝杠筒(4),主丝杠筒(4)配合主丝杠螺母(6),套合被轴承容纳腔轴承止动的副丝杠筒(8),副丝杠筒(8)啮合被约束在活塞筒(11)环槽中的副丝杠螺母(10),形成被副丝杠螺母(10)隔离的两个运动腔,带动活塞筒(11)在外筒(3)运动腔作伸缩运动;副电机(13)通过副传动齿轮(14)带动齿轮传动轴(15)和副丝杠筒(8)一起旋转,副丝杠螺母(10)配合副丝杠筒(8),利用齿轮传动轴(15)轴端圆柱体外花键,沿着副丝杠筒(8)周向花键导槽,带动副丝杠螺母(10)作伸缩运动,进而构成带动活塞筒(11)在外筒(3)运动腔中相对独立的两条传动链作伸缩运动,主丝杠筒(4)能被主电机(1)驱动,副丝杠筒(8)能被副电机(11)驱动的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急收放机电作动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过程工作双余度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主丝杠筒(4)端台阶轴缩颈筒通过外筒(3)轴承容纳腔约束轴承座所装配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5)套合主丝杠螺母(6),承受主丝杠筒(4)的负载,并通过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克焕王虎成韩瑞美邹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