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3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本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各组件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吸附组件及分类组件,吸附组件内设置有安装桶以及风叶轮和两个拨风轮,通过风叶轮和两个拨风轮的转动将带有灰尘的空气进行抽取,吸附组件上端设置有将灰尘通过离心力进行分类回收的分类组件,分类组件内设置有分类桶,带有灰尘的空气在分类桶内经过时将不同大小的灰尘颗粒进行分类,随后将不同大小的灰尘颗粒进行收集,灰尘过滤后的空气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建筑装饰施工时不同材料造成的灰尘进行处理,且能够将不同大小的灰尘进行分类,克服传统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粉尘的影响,有效降低装饰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装饰施工作业效率以及质量。业效率以及质量。业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建筑水电、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施工,并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是为了强化、保护、美观等目的而对建筑物进行内外装潢和修饰的施工,施工过程在切割瓷砖或打磨墙面腻子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容易吸入肺里,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粉尘影响施工现场环境,对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也存在一定影响,降低施工作业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本装置克服传统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粉尘的影响,有效降低装饰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装饰施工作业效率以及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包括支架、吸附组件和分类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电动缸和安装架,所述电动缸垂直设于底板,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电动缸的活塞端,所述安装架下端设有吸附管,吸附管末端设有收尘罩或收尘盒;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桶、多组传输管、固定筒、风叶轮、第一拨风轮、第二拨风轮和电机,所述安装桶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吸附管前端位于所述安装桶内,所述多组传输管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壁并且底端连通所述吸附管,所述风叶轮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并且位于多组传输管围成的内圈,所述风叶轮顶面设有内齿圈,所述固定筒设于所述风叶轮顶面并且同轴布置,所述固定桶内同轴设有芯轴,所述第一拨风轮和第二拨风轮分别设于所述芯轴顶端和底端,并且所述第二拨风轮位于所述风叶轮内,所述芯轴在所述风叶轮顶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并且驱动轴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啮合;所述分类组件包括分类桶、安装台和第一排风网,所述分类桶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桶顶面,所述多组传输管顶端伸入所述分类桶并且在分类桶内呈螺旋排列,所述安装台设于所述分类桶顶面,所述第一排风网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面,所述安装台内转动设有内齿轮盘,内齿轮盘底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刮除板、顶面同轴设有转动台,转动台上设有齿轮环,齿轮环顶面设有转动扇叶,转动扇叶连通分类桶,所述内齿轮盘与齿轮环之间设有第三齿轮并相互啮合。
[0005]进一步,所述分类组件的安装台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凸出窗口,所述凸出窗口设有第二排风网。
[0006]进一步,所述多组传输管底端沿圆周方向间隔插入所述吸附管的管壁。
[0007]进一步,所述刮除板贴近所述安装台内壁。进一步,所述分类组件还包括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设于所述安装台内并且位于所述齿轮环底面,所述过滤网罩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分类桶内。
[0008]由于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各组件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吸附组件及分类组件,吸附组件内设置有安装桶以及风叶轮和两个拨风轮,通过风叶轮和两个拨风轮的转动将带有灰尘的空气进行抽取,吸附组件上端设置有将灰尘通过离心力进行分类回收的分类组件,分类组件内设置有分类桶,带有灰尘的空气在分类桶内经过时将不同大小的灰尘颗粒进行分类,随后将不同大小的灰尘颗粒进行收集,灰尘过滤后的空气排出。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建筑装饰施工时不同材料造成的灰尘进行处理,且能够将不同大小的灰尘进行分类,克服传统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粉尘的影响,有效降低装饰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装饰施工作业效率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的支架示意图;图3为本装置中支架的吸附管末端设置收尘盒示意图;图4为本装置的吸附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装置中吸附组件的安装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装置中吸附组件的固定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装置中吸附组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装置的分类组件示意图;图9为本装置中分类组件的分类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装置中分类组件的剖视图;图11为本装置中分类组件的安装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包括支架1、吸附组件2和分类组件3;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电动缸12和安装架13,所述电动缸12垂直设于底板11,所述安装架13设于所述电动缸12的活塞端,所述安装架13下端设有吸附管14,吸附管14末端设有收尘罩15或收尘盒16;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安装桶21、多组传输管22、固定筒23、风叶轮24、第一拨风轮25、第二拨风轮26和电机27,所述安装桶21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3,所述吸附管14前端位于所述安装桶21内,所述多组传输管22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桶21内壁并且底端连通所述吸附管14,所述风叶轮24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桶21内并且位于多组传输管22围成的内圈,所述风叶轮24顶面设有内齿圈241,所述固定筒23设于所述风叶轮24顶面并且同轴布
置,所述固定桶23内同轴设有芯轴231,所述第一拨风轮25和第二拨风轮26分别设于所述芯轴231顶端和底端,并且所述第二拨风轮26位于所述风叶轮24内,所述芯轴231在所述风叶轮24顶面设有第一齿轮232,所述电机27设于所述安装桶21内并且驱动轴端设有第二齿轮233,所述第二齿轮233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232和内齿圈241啮合;所述分类组件3包括分类桶31、安装台32和第一排风网33,所述分类桶31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3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桶21顶面,所述多组传输管22顶端伸入所述分类桶31并且在分类桶31内呈螺旋排列,所述安装台32设于所述分类桶31顶面,所述第一排风网33设于所述安装台32顶面,所述安装台32内转动设有内齿轮盘34,内齿轮盘34底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刮除板35、顶面同轴设有转动台36,转动台36上设有齿轮环37,齿轮环37顶面设有转动扇叶38,转动扇叶38连通分类桶31,所述内齿轮盘34与齿轮环37之间设有第三齿轮39并相互啮合。
[0011]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分类组件3的安装台32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凸出窗口321,所述凸出窗口321设有第二排风网322。
[0012]优选的,所述多组传输管22底端沿圆周方向间隔插入所述吸附管14的管壁。
[0013]优选的,所述刮除板35贴近所述安装台32内壁。
[0014]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分类组件还包括过滤网罩323,所述过滤网罩323设于所述安装台32内并且位于所述齿轮环37底面,所述过滤网罩323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分类桶31内。
[0015]在建筑装饰施工现场除尘作业时,根据扬尘作业点的位置,通过电动缸调整吸附组件2和分类组件3的高低,进而使得收尘罩15或收尘盒16可放置于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施工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支架、吸附组件和分类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电动缸和安装架,所述电动缸垂直设于底板,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电动缸的活塞端,所述安装架下端设有吸附管,吸附管末端设有收尘罩或收尘盒;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桶、多组传输管、固定筒、风叶轮、第一拨风轮、第二拨风轮和电机,所述安装桶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吸附管前端位于所述安装桶内,所述多组传输管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壁并且底端连通所述吸附管,所述风叶轮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并且位于多组传输管围成的内圈,所述风叶轮顶面设有内齿圈,所述固定筒设于所述风叶轮顶面并且同轴布置,所述固定桶内同轴设有芯轴,所述第一拨风轮和第二拨风轮分别设于所述芯轴顶端和底端,并且所述第二拨风轮位于所述风叶轮内,所述芯轴在所述风叶轮顶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桶内并且驱动轴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啮合;所述分类组件包括分类桶、安装台和第一排风网,所述分类桶套设固定于所述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钟光史亮亮岳志远冯立宾袁德星谢松涛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