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32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钢筋工程;S2:波纹管的安装与定位;S3:钢筋骨架吊装入模;S4:预埋管件施工;S5:模板工程,还包括测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此施工方法跨度大、施工架设简单、工期短,同时效率较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了施工的压力,能同时确保后期节段梁架设的工程精度,对质量的管控也较为严格,以此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预制施工中的钢筋存放、绑扎,能有效提高钢筋的使用使用寿命和结构的整体强度,对钢筋骨架的吊运工艺也能满足验收标准要求,能大大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段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节段梁是通过厂内加工预制节段,可应用在支架、顶推及逐跨等众多施工工程中,现有的节段梁在进行预制施工时,对钢筋和波纹管没有很好的工艺保证节段梁的强度,同时没有有效地手段对钢筋和波纹管进行有效的方便,容易增加施工成本,同时不能对各个工艺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在后续节段梁的施工中,不能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及其测控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06]S1: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并经试验室抽检合格后堆存于钢筋加工车间原材料堆场,下垫上盖并做好标识,钢筋在加工车间制作完成后由吊机运输到钢筋绑扎台座上绑扎成型,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由15t龙门吊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段梁短线智能匹配预制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并经试验室抽检合格后堆存于钢筋加工车间原材料堆场,下垫上盖并做好标识,钢筋在加工车间制作完成后由吊机运输到钢筋绑扎台座上绑扎成型,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由15t龙门吊整体吊装入模,钢筋现场加工车间制作,腹板箍筋制作前在平整的场地上按图纸尺寸1:1的比例放出腹板箍筋大样图,通过试弯制箍筋并在钢筋弯曲机上作好标记以保让箍筋制作精度,将钢筋在专用的钢筋绑扎台座上绑扎成型,钢筋绑扎顺序为底板底层钢筋

腹板箍筋

安装底板波纹管、底板钢筋骨架吊环和底板预埋管件定位架

底板顶层、顶板底层钢筋

安装顶板波纹管、顶板钢筋骨架吊环和顶板预埋管件定位架

顶板顶层钢筋

横向预应力穿束;S2:波纹管的安装与定位:梁内波纹管用“#”形定位钢筋定位,固定端模处用特制的堵头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端模上,匹配面处则通过在波纹管内穿入外径比波纹管内径小3

5mm的PPR管定位,PPR管的长度为30cm,堵头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在钢筋绑扎台座上安装好,并用密封胶带密封;S3:钢筋骨架吊装入模:起吊前由龙门吊将吊具吊放到钢筋骨架顶面,吊架上的吊点与钢筋骨架的吊点对齐,由起重工挂好吊绳,调节吊绳长度调节装置使各吊点受力均匀,龙门吊将钢筋骨架吊离绑扎台座10cm,起重工检查各吊点吊绳受力是否均匀,如不均匀需调整至受力均匀后再继续起吊,钢筋骨架吊离绑扎台座1m左右后,抽出顶板倒角处的支承型钢,提升至底板钢筋接近顶板支承型钢时,抽出顶板支承型钢,继续提升直至将钢筋骨架吊离钢筋绑扎台座,钢筋骨架吊运到已完成匹配梁定位并经检验合格的预制台座,慢速下放到距离匹配梁顶20cm左右时暂停下放,由起重人员指挥龙门吊移动大车或天车使钢筋骨架纵、横向中轴线与模板相应轴线大致对齐,然后再慢速下放钢筋骨架,下放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波纹管堵头使其不掉落,等钢筋骨架底板底层钢筋距底模大约10cm左右时再暂停下放,由操作人员调整各边保护层直至满足要求后再将钢筋骨架下放到位,钢筋骨架小放到位居

钢筋正再次检查两侧腹板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需将钢筋骨架提起约10cm重新调整后再下放,直至保护层厚度满足验收标准要求;S4:预埋管件施工:预埋件在钢筋绑扎台座上按设计位置布置,但不焊接固定,等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后再以模板中轴线和固定端模为基准重新放样并精确定位,当普通钢筋与预埋件位置发生冲突时,适当移动普通钢筋,当预理件位置与波纹管位置发生冲突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工程部人员确定处理方法,原则上是适当移动预埋件位置以保证预应力束线形与设计吻合,外露钢板预埋件应保证钢板与模板紧帖以保证箱梁外观质量,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防腐处理,预埋管按设计尺寸下料后在管内充填砂以防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安装预埋管时应确保底口与模板贴紧,拆模后从下方先将管口水泥浆清理干净再从上方清除管内填充砂,不得用从上方强力冲击管内砂的方法清理预埋管以免造成管口下方混凝土缺损;S5:模板工程:模板的安装顺序为:底模安装、匹配梁定位、侧模安装、内模安装,由于固定端模的位置是固定的,每次模板安装时,测量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度及垂直度即可,墩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江鸣王博文吕牧邵通蒋平文王芮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森淼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