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30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柜领域,涉及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机柜内电器设备的散热,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包括机柜、制冷设备、以及排风设备。机柜于电器设备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制冷设备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室内机设于机柜内,并设于机柜的一端,且相对于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设置。排风设备包括进风入口与排风出口,进风入口与排风出口设于机柜上。其中,制冷设备将冷气传输至冷风通道,并与热风通道流过来的热气进行热交换,进风入口从室内将冷风抽吸进入机柜内,并于排风出口排出。通过制冷设备与排风设备的协同作用,提供多种散热模式,提高机柜的散热能力,提高紧急散热的可靠性,保障机柜内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备的安全性。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无线、传输机房的通信设备,需要保证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不仅需要不间断供电保证设备正常开启,也需要不间断供冷保障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在5G通讯时代,单个5G BBU(Building Baseband Unite,室内基带处理单元)设备功耗和发热量是4G BBU的2.5

3.5倍,对于C

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建设方式,大量BBU集中布置于同一机柜,单机柜发热功率超过5kW甚至10kW,在机房断电导致机房空调断电或空调故障等应急情况下,机柜将以很短时间超过正常工作温度范围,造成宕机风险,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区域通信瘫痪。
[0003]目前普遍采用的应急散热方式时在综合柜顶部安装排风机,当柜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将柜内热风抽出,送至机房,可暂时降低柜内温度。该方式可解决柜内设备数量不多、功耗不大的场景下的应急散热问题,但对于高功耗5G设备大量集中的场景,则无法满足应急散热的需求。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旨在提高机柜的散热能力,以及提供多种散热模式,以使得机柜在紧急状态下能高效散热,并应变多种紧急状态。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用于机柜内电器设备的散热,包括:
[0007]机柜,所述机柜于所述电器设备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
[0008]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所述室内机设于所述机柜内,并设于所述机柜的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冷风通道与所述热风通道设置;
[0009]排风设备,所述排风设备包括进风入口与排风出口,所述进风入口与所述排风出口设于所述机柜上。
[0010]可选地,所述进风入口设于所述机柜的底部,并设于所述机柜内电器设备的下方,所述排风出口设于所述机柜的顶部,并设于远离所述室内机的另一端,所述进风入口处设有第一风阀,所述排风出口处设有排风扇。
[0011]可选地,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机械制冷组件与热管制冷组件;
[0012]所述机械制冷组件包括:机械式吸热机组和机械式散热机组,所述机械式吸热机组设于所述机柜内,所述机械式散热机组设于所述室外机;
[0013]所述热管制冷组件包括:热管吸热机组和热管散热机组,所述热管吸热机组设于所述机柜内,所述热管散热机组设于所述室外机。
[0014]可选地,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设有第一风机,所述室内机与所述热风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风阀。
[0015]可选地,所述机械式吸热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热管吸热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集成设于所述室内机,并通过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产生的冷气输送至冷风通道。
[0016]可选地,所述机械式散热机组包括第一冷凝器、压缩机、以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冷凝器、压缩机、以及第二风机设于所述室外机,所述压缩机连通设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端;
[0017]所述热管散热机组包括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设于所述室外机。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压缩机连通设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包括压缩机模块、风机模块、排风扇模块,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以及所述排风扇模块并联连接于市电,所述风机模块和所述排风扇模块与所述市电之间连接有整流器;
[0020]所述风机模块与所述排风扇模块并联连接于第一备用电源;
[0021]所述排风扇模块连接于第二备用电源。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的电路控制方法,所述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的电路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电路:
[0023]当市电连通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工作时,以驱动机械制冷组件工作并对机柜进行散热;所述风机模块工作时,热管制冷组件工作并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所述排风扇模块工作时,排风设备工作并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
[0024]当所述市电断电时,所述第一备用电源连通所述风机模块,通过热管制冷组件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
[0025]可选地,当所述压缩机模块不工作时,所述市电连通所述风机模块,通过热管制冷组件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
[0026]可选地,当所述机柜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T1时,所述市电连通所述排风扇模块,开启排风设备,通过第一风阀将室内冷风引入所述机柜,通过排风扇将热风排出所述机柜。
[0027]可选地,当所述风机模块不工作时,所述市电连通所述排风扇模块,开启排风设备,通过第一风阀将室内冷风引入所述机柜,通过排风扇将热风排出所述机柜,以在所述机柜内形成循环空气流,以使热管吸热机组进行热交换。
[0028]可选地,当所述市电断电时,且当所述机柜内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T1时,所述第一备用电源连通所述排风扇模块,开启排风设备,通过第一风阀将室内冷风引入所述机柜,通过排风扇将热风排出所述机柜。
[0029]可选地,当所述市电与所述第一备用电源断电时,所述第二备用电源连通所述排风扇模块,开启排风设备,通过第一风阀将室内冷风引入所述机柜,通过排风扇将热风排出所述机柜。
[003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柜内布置制冷设备与排风设备,使其协同作用,提供多种散热模式,一方面可增强机柜内的空气流通性,提高机柜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可应变多
种紧急状态,提高紧急散热的可靠性,保障机柜内电器设备的安全性。通过在机柜的电器设备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并将制冷设备的室内机设于所述机柜内,并设于所述机柜的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冷风通道与所述热风通道设置,以使得制冷设备将冷气传输至所述冷风通道,并与所述热风通道流过来的热气进行热交换,形成良好的冷热交换。并且制冷设备与排风设备可组合或分开使用,提供多种散热模式,以应变不同的散热障碍,提高应急散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中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应急散热系统,用于机柜(10)内电器设备(12)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包括:机柜(10),所述机柜(10)于所述电器设备(12)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冷风通道(11)与热风通道(13);制冷设备(30),所述制冷设备(30)包括室内机(32)与室外机(34),所述室内机(32)设于所述机柜(10)内,并设于所述机柜(10)的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冷风通道(11)与所述热风通道(13)设置;排风设备(50),所述排风设备(50)包括进风入口(51)与排风出口(53),所述进风入口(51)与所述排风出口(53)设于所述机柜(1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入口(51)设于所述机柜(10)的底部,并设于所述机柜(10)内电器设备(12)的下方,所述排风出口(53)设于所述机柜(10)的顶部,并设于远离所述室内机(32)的另一端,所述进风入口(51)处设有第一风阀(511),所述排风出口(53)处设有排风扇(5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30)包括机械制冷组件(31)与热管制冷组件(33);所述机械制冷组件(31)包括:机械式吸热机组(311)和机械式散热机组(313),所述机械式吸热机组(311)设于所述机柜(10)内,所述机械式散热机组(313)设于所述室外机(34);所述热管制冷组件(33)包括:热管吸热机组(331)和热管散热机组(333),所述热管吸热机组(331)设于所述机柜(10)内,所述热管散热机组(333)设于所述室外机(3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32)与所述冷风通道(11)之间设有第一风机(315),所述室内机(32)与所述热风通道(13)之间设有第二风阀(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吸热机组(311)包括第一蒸发器(3111),所述热管吸热机组(331)包括第二蒸发器(3311),所述第一蒸发器(3111)与所述第二蒸发器(3311)集成设于所述室内机(32),并通过所述第一风机(315)将所述第一蒸发器(3111)与所述第二蒸发器(3311)产生的冷气输送至冷风通道(1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应急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散热机组(313)包括第一冷凝器(3131)、压缩机(3133)、以及第二风机(3135),所述第一冷凝器(3131)、压缩机(3133)、以及第二风机(3135)设于所述室外机(34),所述压缩机(3133)连通设于所述第一冷凝器(3131)的入口端;所述热管散热机组(333)包括第二冷凝器(3331),所述第二冷凝器(3331)设于所述室外机(3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昌王未李玉昇吴江李奥王学军程磊肖峻波罗永强郭云峥何茜王启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