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制冷系统和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30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制冷系统和测试系统,属于压卡材料应用领域。该制冷元件包括上压板、外壳、样品腔、右端出口、右端入口、下压板、左端入口、左端出口。外壳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设有多个孔洞,孔洞与样品腔外壁相匹配。样品腔内部中空,用于填充压卡材料,外壳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流体入口及出口。样品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相接触。通过常规的加压装置借由压板的压头向填充在样品腔内部的压卡材料进行加压或卸,样品由于相变会产生吸热、放热效果。由流经样品腔的换热流体将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带走。的换热流体将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带走。的换热流体将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制冷系统和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卡材料的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制冷系统和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制冷领域中,气体压缩制冷技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制冷技术中使用的制冷工质全氟化碳和氢氟碳化物皆为“超温室效应”气体,显然不利于我国对“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固态制冷技术具有低能耗、低噪音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一直是新型制冷技术中的研究重点。固态制冷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固态材料的磁热效应、电热效应、弹热效应以及压热效应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压热效应以其材料的优异性和应力场的施加成本低廉便捷等优势更易于在实际应用中推展。
[0003]压卡材料是指在压力驱动下能产生相变从而产生热效应的一种新型固态制冷材料。压卡效应制冷是指对具有相变过程的材料施加压力,压力能有效驱动材料发生相变。在以压卡效应为基础的制冷机中,压力驱动材料相变的制冷元件部分是衔接冷端和热端的桥梁,在整个热量传导过程中起主导部分。压力是该制冷效果实现主要驱动因素。机械加压是最常见的加压方式。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元件包括上压板(1)、外壳(2)、多个具有外壁(21)的样品腔(22)以及下压板(5),其中:所述外壳右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右端出口(3)和右端入口(4),所述外壳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左端出口(7)和左端入口(6);所述上压板(1)由平板和多个压头构成,多个压头位于平板下方,且压头(12)的下端能够伸入样品腔并能在样品腔内上下移动,从而对腔体内的样品进行加压;所述样品腔内部中空,用于填充压卡材料;所述腔体内的换热流体围绕样品腔流动,并与样品腔的外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为中空结构,外壳(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处分别设有上顶板(23)和下底板(24),上顶板(23)和下底板(24)上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上顶板(23)与下底板(24)上的孔洞位置相互对应,各自孔洞的尺寸、数量和位置与样品腔相匹配,以实现对样品腔的夹持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密封材料将样品腔的腔体外壁(21)与上顶板(23)和下底板(24)的孔洞之间进行密封连接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压卡材料的制冷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腔(22)在外壳内竖直放置,样品腔(22)为柱状,样品腔(2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压板(1)和下压板(5)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睿琪李昺张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