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及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及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大量使用,其建设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比如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型体育场馆,其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世界,成为了我国空间结构发展的里程碑。大跨度钢结构具有跨度大、质量轻、造型丰富优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领域。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庞大复杂,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繁琐,在施工阶段出现风险概率要比其他结构高。
[0003]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通常位于顶部,在吊装施工时,下部的主体结构和屋面防水都已经完工,因此主体结构对大跨度钢结构的吊装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根据大跨度钢桁架的结构,设计不同的吊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及吊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钢桁架受力合理,结构稳定,以波浪形的结构寓意天空中飞翔的祥云。吊装过程根据大跨度刚桁架结构特点将大跨度结构件进行拆分,分开吊装,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梁(1),内环梁(1)向外侧辐射有多个上支撑梁(2)和多个下支撑梁(3),上支撑梁(2)和下支撑梁(3)交错间隔设置,将上支撑梁(2)和下支撑梁(3)的自由端以波浪线连接后,每个上支撑梁(2)均位于波峰处,相邻的下支撑梁(3)则位于波谷处,沿着上支撑梁(2)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三组与内环梁(1)同圆心的环形梁,三组环形梁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环形梁(4),第二环形梁(5)和第三环形梁(6),三组环形梁与每个上支撑梁(2)和每个下支撑梁(3)均连接;所述内环梁(1)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内环钢柱(7),内环钢柱(7)将内环梁(1)支撑在结构顶面上,第一环形梁(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外环钢柱(8),外环钢柱(8)的底部与结构梁柱的顶面固定,外环钢柱(8)的顶部与第一环形梁(4)和上支撑梁(2)的连接节点固定,结构梁柱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92),每个连接耳板(92)均与斜撑(9)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撑(9)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梁(5)和下支撑梁(3)的连接节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梁(6)位于上支撑梁(2)和下支撑梁(3)的最外端,第三环形梁(6)和第一环形梁(4)之间通过多个加强梁(10)连接,加强梁(10)间隔设置在上支撑梁(2)和下支撑梁(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钢柱(7)包括支撑管(71),支撑管(71)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板(72),连接板(72)的两侧与支撑管(71)之间焊接有加强板(73),内环钢柱(7)与结构顶面(13)、内环梁(1)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内夹板(11)和外夹板(12),内环钢柱(7)的连接板(72)插入内夹板(11)和外夹板(12)之间并通过销轴将三者固定连接,将内环钢柱(7)与内环梁(1)、结构顶面(1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钢柱(8)包括底板(81),底板(81)上方固定设置有钢管(82),钢管(82)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底部肋板(83),底部肋板(83)分别与钢管(82)的外壁及底板(8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云波,陈丹钰,张磊,孙鹏,景耀辉,赵建红,湛玉广,姚凯鑫,任晓云,晁瑜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山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