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壳体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生产电子产品时,需制作出产品的外壳,使用外壳将产品进行包装以及保护,外壳的外观色彩以及造型会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所以外壳的制作工艺中,有必要突出外壳的外观。
[0003]在制作外壳时,需将外壳进行定型处理,一般采用金属压铸成型,并且使用铝合金材料进行熔炼,熔炼成溶体后即可将其注入到压铸模具内,制作成型后即可脱模处理,随后经过清洁处理、喷砂处理、抛光处理、阳极氧化处理、着色处理、封孔处理,最终完成制作铝合金外壳的工艺,现有技术中,熔炼出来的铝合金块会出现溶体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在进行脱模处理时,会出现外壳粘连在压铸模具内壁上,导致难以将外壳取下的问题。
[0004]现在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溶体的流动性,并且通过提前涂抹脱模剂以便取下外壳的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溶体流动性比较差,以将外壳取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溶体的流动性,并且通过提前涂抹脱模剂以便取下外壳的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
[0006]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0007]S1、成型处理:
[0008]将铝合金块、锌、镁和铜分别加入到熔炼炉内,使用熔炼炉将铝合金块、锌、镁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S1、成型处理:将铝合金块、锌、镁和铜分别加入到熔炼炉内,使用熔炼炉将铝合金块、锌、镁和铜进行密封熔炼,熔炼时间15
‑
30分钟,熔炼成溶体,将溶体浇注至压铸模具内,将压铸模具内部空间填满后,将压铸模具骤冷后取出脱模;S2、清洁处理:S2
‑
1、静置将外壳静置水中,静置时间5
‑
15分钟,将外壳外壁的非金属杂质进行乳化,在取出之前将外壳在水中晃动1
‑
5分钟,然后取出将外壳烘干;S2
‑
2、固定外壳先将外壳固定在旋转平台上,并开启旋转平台达到外壳旋转的目的,旋转速度为30圈/分钟;S2
‑
3、激光清洗使用激光清洗对外壳清洗,激光清洗时间2
‑
5分钟,在外壳旋转配合下,能够将外壳360度清洗,将外壳外表面的亚微米级的污染颗粒进行清洗,一边清洗一边使用吸尘器将清洗下来的颗粒物质进行吸取回收;S3、喷砂处理:将外壳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压强为0.10
‑
0.30MPa,砂料粒径为70
‑
320目;S4、抛光处理:使用抛光机将外壳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时间为30
‑
100分钟,喷洒抛光液和冷凝液,制得厚度为0.6mm
‑
1.3mm的外壳;S5、阳极氧化处理:制备阳极氧化电解液,并将阳极氧化电解液倒入反应池内,使用外壳作为阳极,将石墨片作为阴极,接通电源开始进行阳极氧化,即得阳极氧化铝合金外壳;S6、着色处理:将制得的阳极氧化铝合金外壳进行水洗后着色处理;S7、封孔处理:对着色后的铝及铝合金进行封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铝合金外壳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S1中成型处理具体步骤如下:S1
‑
1、取材料:取铝合金块(长40
‑
60MM,宽20
‑
40MM,高5
‑
20M),锌15
‑
65g,镁15
‑
65g,铜15
‑
65g,覆盖剂3%
‑
6%;S1
‑
2、预热熔炼炉:将熔炼炉温度调节至700
‑
800℃,预热5
‑
10分钟;S1
‑
3、加料熔化:将铝合金块(长40
‑
60MM,宽20
‑
40MM,高5
‑
20MM)倒入熔炼炉内,并加入锌15
‑
35g,镁15
‑
35g和铜15
‑
35g,并将覆盖剂3%
‑
6%喷洒到熔炼炉的液面上,使用覆盖剂覆盖金属表面,将熔炼温度上升至1200℃
‑
1800℃,熔炼20
‑
30分钟后,再次加入锌15
‑
30g,镁15
‑
30g和铜15
‑
30g,熔炼温度保持在1700℃
‑
1800℃,熔炼15
‑
30分钟,搅拌速度300圈/分钟,制得铝合金溶体;S1
‑
4、涂抹脱模剂:将脱模剂均匀涂抹在压铸模具内壁上,涂抹一层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间3
‑
5分钟,
将脱模剂烘干紧紧粘连在压铸模具内壁上,进行二次涂抹,而且至少涂抹三层;S1
‑
5、压铸成型:将铝合金溶体注入压铸模具内部的空间内,将压铸模具内部填充满后,将压铸模具顶部注入口进行封口,并将压铸模具进行骤冷处理,制得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