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1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9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所述智能控制锁装配在防盗门的门锁的外壳上,用于解锁门锁的钥匙的握持端装配在智能控制锁内.所述智能控制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装设有装配固定圈,所述装配固定圈设置在外壳与防盗门体之间,所述壳体设置在外壳外侧。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腔、控制腔和供电腔。所述转动腔中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内装设有用于装配钥匙的装配腔,所述转动机构从壳体朝向门锁的一侧伸出。所述控制腔内装设有电路板。所述供电腔内装设有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与门锁配合安装,无需拆卸门锁进行替代安装,安装方便简单。安装方便简单。安装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算法、加密算法、点对点传输网络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组合,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永久保存,对于信息化时代下的数据安全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门锁是在传统智能门锁的基础上做了升级与改进,使得区块链智能锁兼顾安全与隐私的双重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区块链智能锁主要是通过替代门体原有的门锁进行安装,其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繁琐,需要先将原有门锁拆下,再将智能锁装上。2、对门体类型有限制,要求门体内部有足够的空间,门体厚度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有的还要求门体不具备天地锁功能才能安装。3、有的智能锁还需要破坏原有门体或原有门锁才能安装。
[0004]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情况,本申请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与门锁配合安装,无需拆卸门锁进行替代安装,安装方便简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所述智能控制锁装配在防盗门的门锁的外壳上,用于解锁门锁的钥匙的握持端装配在智能控制锁内.所述智能控制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装设有装配固定圈,所述装配固定圈设置在外壳与防盗门体之间,所述壳体设置在外壳外侧。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腔、控制腔和供电腔。所述转动腔中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内装设有用于装配钥匙的装配腔,所述转动机构从壳体朝向门锁的一侧伸出。所述控制腔内装设有电路板。所述供电腔内装设有电池。
[0008]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对应转动腔、控制腔和供电腔分别装配有转动盖板、控制盖板和供电盖板。所述转动腔和转动盖板之间、所述控制腔和控制盖板之间、所述供电腔和供电盖板之间均通过锁定开关装配固定。所述控制盖板上装设有与电路板连接的用于控制转动机构转动的第一识别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开启供电盖板的盖板开关和用于开启转动盖板的第二识别模块。
[0009]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开关包括锁定块和锁定片,所述锁定片设置在转动盖板或控制盖板或供电盖板上,所述锁定块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所述锁定块中间设有供锁定片通过的锁定槽,所述锁定块上设有伸缩元件,所述伸缩元件上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穿过锁定块,所述锁定片上设有与伸缩柱配合的锁定孔。
[00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两侧分别装设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与壳体内壁装配转动。所述第一转轮从
壳体朝向门锁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转轮上设有转动齿圈,所述转动齿圈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通过转动电机驱动。
[0011]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腔贯通地设置在转动架内,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和主动吸附块。所述上夹持块上设有第一吸附件,所述下夹持块上设有与第一吸附件配合的第二吸附件,所述下夹持块底部设有与主动吸附块配合的被动吸附块。所述主动吸附块与被动吸附块之间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
[001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夹持块包括夹持台,所述夹持台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通过扭簧连接有分设在夹持台两侧的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当夹持机构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左夹持件、右夹持件与夹持台、上夹持块配合对钥匙进行夹持。当夹持机构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上夹持块与下夹持块分离,所述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两侧弹开,松开对钥匙的夹持。
[001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均包括压块,所述第二吸附件装设在压块上,所述压块下表面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与转轴连接的连接臂。所述左夹持件的连接臂与右夹持件的连接臂交错设置。所述上夹持块下表面两侧设有与压块配合的收束凸缘。
[0014]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持块下表面与夹持台上表面上设有摩擦纹路。
[0015]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钥匙的握持端上设有通孔,所述上夹持块下表面对应通孔设有限位凸块。
[0016]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架上装设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连接有平移齿轮,所述上夹持块上表面设有与平移齿轮啮合的平移齿槽,所述转动架上设有供移动齿轮穿过的通槽。
[0017]一种智能控制锁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控制钥匙转动对门锁进行解锁,包括以下步骤:S10:安装时,将门锁的钥匙的握持端装设在转动机构的装配腔内,将智能控制锁安装在门锁的外壳上,安装时确保钥匙正确地插入门锁内。
[0018]S20:自动解锁时,用户通过第一识别模块进行识别,解锁信息匹配后,所述电路板控制转动机构转动,带动钥匙转动以解锁门锁。
[0019]S30:手动解锁时,用户通过第二识别模块进行识别,解锁信息匹配后,所述转动盖板开启,用户通过手动控制转动机构解锁门锁。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门锁配合安装,无需拆卸门锁进行替代安装,安装方便简单。
[0021]2、通过装配固定圈与门锁外壳进行装配固定,无需对门体进行打孔等适配性改造,避免对门体结构造成破坏。
[0022]3、通过控制钥匙转动对门锁进行解锁,可以应用于市面上所有类型的防盗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智能控制锁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2为智能控制锁的立体示意图一。
[0025]图3为智能控制锁的立体示意图二。
[0026]图4为智能控制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转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9]图7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上夹持块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9为下夹持块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0为锁定开关的剖面机构示意图。
[0033]以下为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防盗门;11、门锁;12、外壳;2、钥匙;3、智能控制锁;31、壳体;311、转动腔;312、控制腔;313、供电腔;314、电路板;315、电池;32、转动盖板;33、控制盖板;34、供电盖板;35、装配固定圈;36、第一识别模块;37、盖板开关;38、第二识别模块;4、转动机构;41、转动架;42、第一转轮;421、转动齿圈;43、第二转轮;44、转动齿轮;45、转动电机;46、平移电机;47、平移齿轮;5、夹持机构;51、上夹持块;511、第一吸附件;512、收束凸缘;513、限位凸块;514、摩擦纹路;515、平移齿槽;52、下夹持块;521、左夹持件;522、右夹持件;523、夹持台;524、压块;52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锁(3)装配在防盗门(1)的门锁(11)的外壳(12)上,用于解锁门锁(11)的钥匙(2)的握持端装配在智能控制锁(3)内;所述智能控制锁(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一侧装设有装配固定圈(35),所述装配固定圈(35)设置在外壳(12)与防盗门(1)体之间,所述壳体(31)设置在外壳(12)外侧;所述壳体(31)内设有转动腔(311)、控制腔(312)和供电腔(313);所述转动腔(311)中装设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内装设有用于装配钥匙(2)的装配腔,所述转动机构(4)从壳体(31)朝向门锁(11)的一侧伸出;所述控制腔(312)内装设有电路板(314);所述供电腔(313)内装设有电池(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上对应转动腔(311)、控制腔(312)和供电腔(313)分别装配有转动盖板(32)、控制盖板(33)和供电盖板(34);所述转动腔(311)和转动盖板(32)之间、所述控制腔(312)和控制盖板(33)之间、所述供电腔(313)和供电盖板(34)之间均通过锁定开关(6)装配固定;所述控制盖板(33)上装设有与电路板(314)连接的用于控制转动机构(4)转动的第一识别模块(36);所述壳体(31)上还设有用于开启供电盖板(34)的盖板开关(37)和用于开启转动盖板(32)的第二识别模块(3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开关(6)包括锁定块(61)和锁定片(62),所述锁定片(62)设置在转动盖板(32)或控制盖板(33)或供电盖板(34)上,所述锁定块(61)设置在壳体(31)内壁上;所述锁定块(61)中间设有供锁定片(62)通过的锁定槽,所述锁定块(61)上设有伸缩元件(63),所述伸缩元件(63)上设有伸缩柱(64),所述伸缩柱(64)穿过锁定块(61),所述锁定片(62)上设有与伸缩柱(64)配合的锁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架(41),所述转动架(41)两侧分别装设有第一转轮(42)和第二转轮(43);所述第一转轮(42)和第二转轮(43)均与壳体(31)内壁装配转动;所述第一转轮(42)从壳体(31)朝向门锁(11)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转轮(42)上设有转动齿圈(421),所述转动齿圈(421)啮合有转动齿轮(44),所述转动齿轮(44)通过转动电机(45)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控制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贯通地设置在转动架(41)内,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上夹持块(51)、下夹持块(52)和主动吸附块(53);所述上夹持块(51)上设有第一吸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哲明黄智乐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