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13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包括:外壳,其开设有第一料仓,且外壳底部设置有中圈;内杯,其设置于外壳底部并开设有第二料仓,且内杯顶部位于中圈内并设置有塞子,并且内杯外侧设置有凸台和与第二料仓连通的侧口,且侧口被中圈覆盖而不与第一料仓连通;尾盖,其转动设置于外壳底部并套设于内杯底部外侧,且尾盖内壁设置有螺纹状的轨道,并且凸台位于轨道内,通过转动尾盖从而带动凸台沿着轨道在中圈内上移进而露出侧口,使得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通过侧口连通。因此通过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的设置,从而可在一个容器内放置不同料体,并且携带更为方便,同时是在外壳内进行混合,故不会撒出的问题。故不会撒出的问题。故不会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的
,特指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某些化妆品需要混合使用,因而在使用时,需要将两种化妆品的料体进行混合然后使用,但由于混合后保质期较短,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用完,所以不用的时候就不进行混合,且两个料体是分开放置的。因此,针对上述需要混合且混合后具有一定保质期的化妆品,通常需要使用两个瓶子,并且两个瓶子分别用于盛装两种化妆品的料体,然后使用者在购买后并要使用时,需将其中一个瓶子内的化妆品的料体倒入另一个瓶子进行混合。
[0003]但是采用两个瓶子分别容纳两种化妆品存在几个问题,首先使用者在混合时容易将瓶内的料体撒出,其次携带两个瓶子也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通过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的设置,从而可在一个容器内放置不同料体,因而携带更为方便,然后通过转动尾盖从而带动凸台沿着轨道在中圈内上移进而使内杯顶部移出中圈并露出侧口,使得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通过侧口连通即将两种料体进行混合,所以是在外壳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其两端开口并开设有用于放置料体的第一料仓(11),且外壳(1)底部设置有中圈(2);内杯(3),其设置于外壳(1)底部并开设有用于放置料体的第二料仓(31),且内杯(3)顶部位于中圈(2)内并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一料仓(11)和第二料仓(31)连通的塞子(4),并且内杯(3)外侧设置有凸台(32)和与第二料仓(31)连通的侧口(33),且侧口(33)被中圈(2)覆盖而不与第一料仓(11)连通;尾盖(5),其转动设置于外壳(1)底部并套设于内杯(3)底部外侧,且尾盖(5)内壁设置有螺纹状的轨道(51),并且凸台(32)位于轨道(51)内,通过转动尾盖(5)从而带动凸台(32)沿着轨道(51)在中圈(2)内上移进而使内杯(3)顶部移出中圈(2)并露出侧口(33),使得第一料仓(11)和第二料仓(31)通过侧口(3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5)内壁设置有卡筋(52),且内杯(3)底部设置有两个凸筋(34),并且卡筋(52)位于两个凸筋(34)之间;其中一个凸筋(34)两侧成型有斜面一,且卡筋(52)两侧成型有斜面二,通过转动尾盖(5)从而带动卡筋(52)绕过成型有斜面一的凸筋(34)进而给人一种跳跃卡点的感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仓料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5)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凸点一(53),且若干个凸点一(53)连接成圆形,所述中圈(2)底部与尾盖(5)内壁接触并设置有凸点二(22),通过转动尾盖(5)从而带动凸点二(22)与凸点一(53)相适配并形成咔哒咔哒机械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星野周峰束继生杨莹崔晓华曾四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元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