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10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区土壤复垦技术领域,针对引入有大量微生物等的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中存在的测定结果系统误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先对土壤和微生物等中的氮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固氮培养后,分别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总氮含量以及被同位素标记的含氮量,再计算可得到土壤从空气中固氮得到的含氮化合物总量,可排除引入大量微生物及植物后,其自身的同化、消化等作用对测定的固氮形成的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的固氮形成的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区土壤复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区土壤因采矿作业而遭到破坏,出现挖损、塌陷、生物活性降低等问题,因而需要对受损的矿区土壤进行复垦,使其恢复至可供利用状态。如钒钛磁铁矿等矿区土壤,在开采铁矿的同时,还伴生有钪、钛、钒、铬、钴、镍等多种重金属,经过对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后,会堆积大量的废矿土壤,其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小,且其中的重金属物质对周围土壤和河流等都造成严重污染,不利于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0003]生物修复是最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受损土壤用治理方式,而对于重金属毒害严重的矿区土壤,可采用耐逆环境生长的植物进行修复和改善土壤环境。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系,就具有抗重金属毒性、抗有机物污染等特性,利用其对矿区土壤的固氮来促进土壤中氮素等营养物质的积累。然而,土壤固氮是指大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土壤中的化合态氮的作用过程,由于重金属含量超高的矿区土壤在固氮修复时需要引入大量抗重金属毒性的微生物等,而微生物自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豆置于同位素
15
N标记的种子营养液中培育,得到大豆种苗,收集根瘤;S2取S1中收集的根瘤,置于同位素
15
N标记的根瘤菌培养液中培养,挑取根瘤菌;S3随机取样矿区土壤,将S1中的大豆种苗种植于矿区土壤中;大豆种苗破土后,将根瘤菌接种于大豆根系周围;S4培养一段时间后,随机取样土壤样本,分别测定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总量a以及被同位素标记的含氮化合物含量b,计算得到固氮化合物含量;其中,固氮化合物含量=a

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种子营养液包括
15
N或
14
N标记尿素、
15
N或
14
N标记谷氨酸和
15
N或
14
N标记矮壮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瘤菌培养液包括
15
N或
14
N标记丝氨酸和
15
N或
14
N标记精氨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区土壤固氮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15
N或
14
N标记丝氨酸浓度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蜀昊陈官锐赵谦钟怡秋钟可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