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98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对于多次成型的成型件的抽真空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模具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内的热嘴套和部分穿设在热嘴套内的浇口阀针组件,浇口阀针组件包括浇口阀针,本抽真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模装配:定模和动模合模且定模和动模合模后形成型腔,在热嘴套上加工成型有呈水平设置且与定模相抵靠的支撑壁,使得热嘴套的外底壁与定模之间具有通气间隙,通过在热嘴套内加工成型有抽气通道,并在定模上加工成型有与抽气通道的出气口连通的排气通道,支撑壁上的密封件与定模相抵靠并位于通气间隙外。本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提升了多次成型的成型件的抽真空效果。真空效果。真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涉及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合模后的型腔必定有一定的气体,在注塑过程中,型腔内的空气可以从排气槽或排气孔排出,但是对于快速注塑或者需要多次注塑的成型件时,冷却后的注塑原料会堵塞原有的排气槽和排气孔,在二次成型的型腔内的空气没有全部排出,会造成成型件出现气孔、气泡等现象,从而影响成型件的合格率。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11251199U】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穴薄壁塑件注塑模的模内抽真空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有上模芯,下模上设有下模芯,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形成用于成型工件的型腔,型腔还连接有一气体抽吸装置,气体抽吸装置用于将型腔内部的困气抽出,上模上还设有注塑口,注塑口与型腔相连通,气体抽吸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模和/或下模内的气流通道,以及设置于上膜和/或下模对应分型面部分的排气槽,排气槽的输入端与气流通道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槽的输出端与型腔相连通,且气流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有一抽真空装置。
[0004]上述结构需要在上模和/或下模设置有气流通道,并且在分型面上设置有排气槽,气流通道通过排气槽与抽真空装置连通,从而实现了对型腔的抽真空,但是有些成型件比如双色塑件是需要两次注塑的,因此在第一次注塑时,型腔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气流通道和排气槽排出,但是第二次注塑时,冷却成型的塑件容易将气流通道的输入端堵住,从而无法实现对型腔的二次抽真空,从而导致模具的抽真空效果较差,影响成型件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模具对于多次成型的成型件的抽真空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模具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内的热嘴套和部分穿设在热嘴套内的浇口阀针组件,所述浇口阀针组件包括浇口阀针,其特征在于,本抽真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合模装配:定模和动模合模且定模和动模合模后形成型腔,在热嘴套上加工成型有呈水平设置且与定模相抵靠的支撑壁,使得热嘴套的外底壁与定模之间具有通气间隙,通过在热嘴套内加工成型有抽气通道,并在定模上加工成型有与抽气通道的出气口连通的排气通道,支撑壁上的密封件与定模相抵靠并位于通气间隙外;
[0009]B、抽真空:开启浇口阀针的驱动件,使浇口阀针朝向型腔的方向运动并部分穿设在型腔内,且浇口针阀与定模之间形成过气间隙,启动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真空泵,使型腔
内的空气依次通过过气间隙、通气间隙、抽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抽出模具;
[0010]C、注塑成型:开启浇口阀针的驱动件,使浇口阀针竖朝向远离型腔的方向运动并位于型腔外,再通过浇口阀针组件的注塑热嘴对型腔进行注塑。
[0011]工作原理:现有的抽真空方法适用于多次注塑的模具,在步骤A之前,定模和动模合模,此时定模和动模合模后形成呈环形的成型腔,在注塑成型前,通过定模和动模合模形成的分型面进行对成型腔的抽真空,然后一次成型的注塑热嘴将熔融的注塑原料注入到成型腔内,实现了对一次成型的塑件的注塑成型,此时一次成型的塑件将分型面堵塞,在定模和动模之间还形成有位于成型腔内的型腔,并且通过在热嘴套上加工成型的支撑壁,将热嘴套支撑定位在定模内,由于支撑壁的设置,使得热嘴套和外底壁与定模之间具有可供气体通过而熔融的注塑原料无法通过的通气间隙,并通过加工成型有抽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开启浇口阀针的驱动件,将浇口阀针朝向型腔的方向运动,使其部分穿设在型腔内,此时浇口阀针与定模之间形成过气间隙,同时启动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真空泵,使得型腔内的空气能依次通过过气间隙、通气间隙、抽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抽出模具,从而实现了对二次成型的塑件的快速抽真空,上述方法是通过对热嘴套进行加工成型有支撑壁,从而使得热嘴套的外底壁与定模之间具有通气间隙,保证了热嘴套和定模在装配时并不改变通气间隙的大小,使得热嘴套和定模之间的定位是通过支撑壁进行定位,并不需要通过热嘴套的外底壁与定模之间的配合,从而热嘴套的外底壁与定模之间可形成较大的通气间隙来实现对型腔的多次抽真空,并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的部件,而热嘴套整体的体积较小,因此单独对热嘴套进行加工较为方便,从而能在节省改造成本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型腔的多次抽真空。
[0012]由于热嘴套的作用是为了给浇口阀针组件部分进行降温,因此通过设置有密封件,使得热嘴套在既能实现对型腔的抽真空,又能实现对浇口阀针组件部分进行降温,两者不相互影响,从而能进一步的提升抽真空方法的稳定性。
[0013]在上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密封面一,所述定模上加工成型有密封面二,所述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的竖向截面均自下向上倾斜向外设置,所述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平行设置,且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02

~0.04mm,所述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之间形成部分上述通气间隙。
[0014]通过设置有平行的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使得气体吸入到通气间隙内能更均匀,而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之间的平行距离的设置,来实现该通气间隙能在保证抽气顺畅的同时避免熔融的注塑原料进入到通气间隙内,从而能在保证抽气的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了模具的抽真空效率。
[0015]在上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浇口阀针依次穿过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并部分设置在型腔内,所述过气间隙为0.02

~0.04mm。
[0016]通过对过气间隙尺寸的设置,来实现该过气间隙能在保证抽气顺畅的同时避免熔融的注塑原料进入到过气间隙内,提升了模具的抽真空效率。
[0017]在上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与密封面一相接的缓冲面一,所述定模加工成型有与密封面二相接的缓冲面二,所述缓冲面一与缓冲面二的竖向截面均自下向上倾斜向外设置,且缓冲面一的竖向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缓冲面二的竖向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缓冲面一与缓冲面二之间形成部分上述通气间隙。
[0018]缓冲面一和缓冲面二的设置,使得型腔内的空气通过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之后可以在缓冲面一和缓冲面二之间得到缓冲,并且能提升抽气的顺畅度,从而进一步的使得抽气效率更高。
[0019]在上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呈平面并与缓冲面一相接的让位面一,所述定模加工成型有与缓冲面二相接的让位面二,所述让位面二为朝向远离让位面一方向凹陷的弧面,所述让位面一和让位面二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与通气间隙连通。
[0020]让位空间的设置,能使得型腔内的空气能快速的进入到让位空间内,并在让位空间内得到缓冲,避免对热嘴套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抽真空方法,模具包括定模(1)、设置在定模(1)内的热嘴套(4)和部分穿设在热嘴套(4)内的浇口阀针组件(5),所述浇口阀针组件(5)包括浇口阀针(51),其特征在于,本抽真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合模装配:定模(1)和动模(2)合模且定模(1)和动模(2)合模后形成型腔(3),在热嘴套(4)上加工成型有呈水平设置且与定模(1)相抵靠的支撑壁(42),使得热嘴套(4)的外底壁与定模(1)之间具有通气间隙(6),通过在热嘴套(4)内加工成型有抽气通道(41),并在定模(1)上加工成型有与抽气通道(41)的出气口连通的排气通道(11),支撑壁(42)上的密封件(42a)与定模(1)相抵靠并位于通气间隙(6)外;B、抽真空:开启浇口阀针(51)的驱动件,使浇口阀针(51)朝向型腔(3)的方向运动并部分穿设在型腔(3)内,且浇口针阀与定模(1)之间形成过气间隙(9),启动与排气通道(11)连接的抽真空泵,使型腔(3)内的空气依次通过过气间隙(9)、通气间隙(6)、抽气通道(41)和排气通道(11)抽出模具;C、注塑成型:开启浇口阀针(51)的驱动件,使浇口阀针(51)竖朝向远离型腔(3)的方向运动并位于型腔(3)外,再通过浇口阀针组件(5)的注塑热嘴对型腔(3)进行注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4)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密封面一(46),所述定模(1)上加工成型有密封面二(12),所述密封面一(46)和密封面二(12)的竖向截面均自下向上倾斜向外设置,所述密封面一(46)和密封面二(12)平行设置,且密封面一(46)与密封面二(12)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02

~0.04mm,所述密封面一(46)和密封面二(12)之间形成部分上述通气间隙(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浇口阀针(51)依次穿过密封面一(46)和密封面二(12)并部分设置在型腔(3)内,所述过气间隙(9)为0.02

~0.0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4)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与密封面一(46)相接的缓冲面一(49),所述定模(1)加工成型有与密封面二(12)相接的缓冲面二(15),所述缓冲面一(49)与缓冲面二(15)的竖向截面均自下向上倾斜向外设置,且缓冲面一(49)的竖向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缓冲面二(15)的竖向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缓冲面一(49)与缓冲面二(15)之间形成部分上述通气间隙(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的抽真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热嘴套(4)的外底壁加工成型有呈平面并与缓冲面一(49)相接的让位面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李金国傅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