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58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方的水箱,所述基座与水箱卡接为一体;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所述上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上盖板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出雾组件;所述基座与水箱底部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风机组件、电磁浮子组件及液位检测计;所述水箱内部中心设置有上下开口的出雾通道,且所述出雾通道位于超声波雾化器的正上方,所述风机组件将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气经由出雾通道从出雾组件的出雾口喷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能有效防止加湿器喷出的雾气弄湿加湿器周围的地面或桌面。气弄湿加湿器周围的地面或桌面。气弄湿加湿器周围的地面或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0001]本技术属于加湿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款家用产品,尤其是在干燥的北方,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加湿器能够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身体感觉舒适,同时也能防止很多因空气干燥引起的危害,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加湿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加湿器一般通过风机的风将加湿器内产生的雾气直接从出雾口喷出,喷出的雾气较为集中,经一段时间使用后,从出雾口吹出的雾气会逐渐在出气口周围的地面或者桌面上凝结形成水滴,弄湿地面或桌面,尤其是弄湿地面后容易使人滑倒,需要人们经常擦拭地面或桌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加湿器,能有效防止加湿器喷出的雾气弄湿加湿器周围的地面或桌面。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方的水箱,所述基座与水箱卡接为一体;
[0006]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上盖板与水箱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且所述上盖板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所述上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上盖板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出雾组件,所述出雾组件包括用于雾气喷出的出雾口及用于雾气凝结水滴回流至水箱的回流孔;
[0007]所述基座中上部设置有基座顶板,所述基座顶板与水箱底部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风机组件、电磁浮子组件及液位检测计,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雾化腔的中部,所述风机组件及电磁浮子组件分别位于超声波雾化器的两侧,所述液位检测计设置于靠近电磁浮子组件一侧的基座上;
[0008]所述水箱内部中心设置有上下开口的出雾通道,且所述出雾通道位于超声波雾化器的正上方,所述风机组件将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气经由出雾通道从出雾组件的出雾口喷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中心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中心形成中心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组件包括出雾上盖及设置在出雾上盖下方的出雾底座,所述出雾口位于出雾上盖的顶部一侧;
[0011]所述出雾底座包括环形外圈及设置在环形外圈内部的环形内圈,所述环形外圈底部位于环形台阶上方,且所述环形外圈底部远离出雾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回流孔,所述环形内圈与环形外圈通过连接板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位于远离出雾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回流
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出雾组件通过连接板底部的卡扣卡入上盖板的中心通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出雾上盖底部设置有上环形圈,所述上环形圈的底部伸入环形内圈内,且所述上环形圈远离出雾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内圈的底部设置有出雾分散片,所述出雾分散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雾分散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雾通道顶部设置有通道盖板,所述通道盖板的中心设置有通道孔,所述通道孔的内径不大于环形内圈的内径。
[0016]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上风道及下风道,所述风机设置于基座顶板的下部,所述上风道的上端与出雾通道连通,上风道的下端贯穿水箱底部,所述下风道设置于风机出风口上方且下风道的上端贯穿基座顶板后伸入上风道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纵向的透明窗口。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其产生的雾气从雾化腔至出雾口喷出时,在风机的送风作用下,雾气经由出雾通道进入出雾组件,在出雾组件内,出雾组件底部的出雾分散片将较为集中的雾气初步分散,经初步分散的雾气进入环形内圈及上环形圈内,并从上环形圈的开口进入环形内圈与环形外圈之间的腔室,然后再从出雾口喷出,即本技术通过出雾组件使雾气出雾路径发生变化,使雾气能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分散或扩散,从而从出雾口喷出的雾气更加分散细腻,能有效防止雾气集聚液化产生水滴;另外,加湿器长时间使用后不可避免在加湿器盖板上产生水滴,本技术将上盖板设计为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且出雾组件上设置有回流孔,能够使加湿器盖板上的水滴回流至加湿器水箱内,从而进一步防止水滴流淌至地面或桌面。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超声波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超声波加湿器的剖视图;
[0023]图3为出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出雾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3的仰视图;
[0026]图6为出雾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出雾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出雾分散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注:
[0030]1.基座;11.基座顶板;2.水箱;21.透明窗口;22.出雾通道;221.通道盖板;3.上盖
板;31.弧形凹陷部;32.平台凹陷部;33.环形台阶;4.出雾组件;41.出雾上盖;411.上环形圈;412.矩形开口;413.安装柱;42.出雾底座;421.环形外圈;422.环形内圈;423.安装孔柱;424.连接板;425.第一回流孔;426.第二回流孔;427.卡扣;43.出雾口;44.出雾分散片;441.出雾分散孔;5.雾化腔;6.超声波雾化器;7.风机组件;71.风机;72.上风道;73.下风道;8.电磁浮子组件;9.液位检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加湿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基座1及设置在基座1上方的水箱2,且基座1与水箱2卡接为一体,具体可在水箱2外圈底部开设卡槽,在基座1外圈顶部设置与水箱2的卡槽相配合且能卡入卡槽内的卡接凸台。
[0034]参照图2,上述水箱1顶部设置有与水箱一侧通过合页铰接的上盖板3,水箱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上述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纵向的透明窗口21。其中,上述上盖板3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该上盖板3具体包括位于边缘的弧形凹陷部31、位于边缘与中心之间的平台凹陷部32及位于中心且向内凹陷的环形台阶33,且环形台阶33的中心形成中心通孔。
[0035]通过上述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的上盖板,能够使加湿器盖板上的水滴向上盖板中心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方的水箱,所述基座与水箱卡接为一体;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上盖板与水箱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且所述上盖板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向内凹陷,所述上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上盖板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出雾组件,所述出雾组件包括用于雾气喷出的出雾口及用于雾气凝结水滴回流至水箱的回流孔;所述基座中上部设置有基座顶板,所述基座顶板与水箱底部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风机组件、电磁浮子组件及液位检测计,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雾化腔的中部,所述风机组件及电磁浮子组件分别位于超声波雾化器的两侧,所述液位检测计设置于靠近电磁浮子组件一侧的基座上;所述水箱内部中心设置有上下开口的出雾通道,且所述出雾通道位于超声波雾化器的正上方,所述风机组件将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气经由出雾通道从出雾组件的出雾口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中心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中心形成中心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组件包括出雾上盖及设置在出雾上盖下方的出雾底座,所述出雾口位于出雾上盖的顶部一侧;所述出雾底座包括环形外圈及设置在环形外圈内部的环形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伟宿元星郝成宇汪良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