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包括步骤一:由现场传感器采集所需数据,传输至产线一级系统中;步骤二:利用产线一级系统程序编程工具对产线一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底层逻辑,将采集到系统的数据经过合理的格式转换及计算后,上传至产线二级系统;步骤三:利用C语言对产线二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中间层逻辑;步骤四:利用VB.net编写后台程序,对数据进行提取,同时调用SQLServer,形成系统数据;步骤五:利用活字格开发工具开发并设计系统界面,对数据库内系统数据进行访问,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实现了冷轧机组对关键工艺质量参数的快速分类查询、长期存储、批量导出、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机组计算机软件
,尤其涉及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厂内的连退机组承载着冷轧各类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任务,IATF16949和VDA6.3等汽车生产制造标准化体系也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稳定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对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数据进行监控和保存至少2年以上;目前常用ODG系统进行查询,但该系统无法满足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参数的监控与保存,也无法满足对出厂3个月以上产品的质量数据回溯分析,在体系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缺失,因此需要开发一套能够对关键工艺质量参数进行快速分类查询、长期存储、批量导出、统计分析的工艺数据挖掘开发与应用系统。
[0003]公开号为CN1039535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数据采集方法及其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通讯系统、断面数据库系统及历史数据库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风力发电机组主控PLC连接和通讯,该数据采集系统与上层应用系统相互连接。该采集系统具有实时性提高,各个系统独立运行;平台扩展性强、系统效率提高;互操作便捷;实现方便,提高了这个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四方面的优点;但该专利适用于从数据采集直接到上层应用,针对冷轧机组的一级、二级系统适用性不强,变量和通讯也存在很大差异。
[0004]公开号为CN2126279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的系统,设置有客户端、负载均衡器、数据加载系统、数据定义系统、查询服务器、复制服务器、数据采集器及采集设备,客户端分别与负载均衡器、数据加载系统、数据定义系统、查询服务器及复制服务器连接通信;该专利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没有涉及数据变量的一级、二级传输,针对冷轧机组工艺的数据分析也不适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实现了冷轧机组对关键工艺质量参数的快速分类查询、长期存储、批量导出、统计分析。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由现场传感器采集所需数据,传输至产线一级系统中;
[0009]步骤二:利用产线一级系统程序编程工具对产线一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底层逻辑,将采集到系统的数据经过合理的格式转换及计算后,上传至产线二级系统;
[0010]步骤三:利用C语言对产线二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中间层逻辑,在服务器进程空闲时利用所涉及的功能将所需数据打包,并以文件夹形式储存到指定路径下;
[0011]步骤四:利用VB.net编写后台程序,将上述路径下后台逻辑的数据文件夹内数据
进行提取,并转化为程序内部数据文件,与此同时调用SQLServer将数据以既定形式转存入对应的内部数据库表单中,形成系统数据;
[0012]步骤五:利用活字格开发工具开发并设计系统界面,对数据库内系统数据进行访问,用户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导出,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确认,对检测点、检测形式和检测精度进行优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产线一级系统中数据的对应变量均转化为符合上传的变量经一级系统传输至二级系统。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产线二级系统中数据的对应变量均转化为符合上传的变量传输至本系统服务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产线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新增网络节点,接入本系统服务器,同时进行网络资源优化。
[0017]进一步地,所述指定路径形式为指定路径文件夹\日期文件夹\卷号文件夹\数据文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利用数据变量的处理实现了关键工艺数据的快速批量查询,提升了工艺参数的追述精准性,提高工艺过程管控的科学性;
[0020]2)利用编写的后台程序和系统界面为冷轧机组质量管理体系化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验证手段。极大助力机组体系化及产品认证,为在新形势下的体系化管理及市场开发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后台程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由现场传感器采集所需数据,传输至产线一级系统中;
[0026]步骤二:利用产线一级系统程序编程工具对产线一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底层逻辑,将采集到系统的数据经过合理的格式转换及计算后,上传至产线二级系统,对需采集数据的传输形式进行论证,以对一、二级系统资源的最小占用量进行数据由产线二级系统向本系统的传输,避免因占用资源对原产线系统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同时在二级系统中编写对应的程序段,以实现上述的传输功能;
[0027]步骤三:利用C语言对产线二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中间层逻辑,在服务器进程空闲时利用所涉及的功能将所需数据打包,并以文件夹形式储存到指定路径下;
[0028]步骤四:利用VB.net编写后台程序,将上述路径下的数据文件夹内数据进行提取,
并转化为程序内部数据,与此同时调用SQLServer将数据以既定形式转存入对应的数据库表单中,形成系统数据;
[0029]步骤五:利用低代码开发工具开发并设计系统界面,对数据库内系统数据进行访问,用户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导出,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对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确认,是否可由现场传感器进行模拟量形式的实时且准确的采集,原系统中不存在或不符合要求的,需采取必要的论证手段,对传感器选型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实现检测点的新增或检测形式、检测精度等的优化,以确保所需数据的准确采集。
[00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在产线一级系统中查找原设计是否存在所需数据的对应变量,同时确认该变量是否可在一级系统中转化为对应的二级变量并上传至二级系统,对不符合上传到二级系统条件的变量进行添加、定义或修改等,使其可经一级系统传输至二级系统。
[0032]在产线一级系统中查找上述变量的相应程序段,论证其数据格式转换及采样、计算等的设计逻辑是否准确合理,对需要优化的进行对应程序段的修改,使数据可转换为正确的格式并以正确、合理的数值上传。
[00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在产线二级系统中查找原设计是否存在所需数据的对应变量,同时确认该变量是否与一级系统相对应,且可实现以预想形式进行输出,对不符合要求的变量在二级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对其所在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机组工艺数据采集、查询、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由现场传感器采集所需数据,传输至产线一级系统中;步骤二:利用产线一级系统程序编程工具对产线一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底层逻辑,将采集到系统的数据经过合理的格式转换及计算后,上传至产线二级系统;步骤三:利用C语言对产线二级系统内相应程序段进行编译,设计中间层逻辑,在服务器进程空闲时利用所涉及的功能将所需数据打包,并以文件夹形式储存到指定路径下;步骤四:利用VB.net编写后台程序,将上述路径下后台逻辑的数据文件夹内数据进行提取,并转化为程序内部数据文件,与此同时调用SQLServer将数据以既定形式转存入对应的内部数据库表单中,形成系统数据;步骤五:利用活字格开发工具开发并设计系统界面,对数据库内系统数据进行访问,用户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导出,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光远,王祺,李国栋,吴志明,王海建,柳维垚,周航,刘忠文,刘国瑞,吕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