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冬专利>正文

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8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帽、出气口、头托、后箍、安装腔、进气口、豁口、夹持组件、照明组件、温控组件、支架、风扇、控制板、电源开关、加热片和测温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组件将安全帽固定在头上,该组件利用弹簧通过夹持力,无需手动调节松紧,佩戴更为方便,较之下颚带更加耐脏,且易清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照明组件设计在安全帽的两侧,使头部的受力更加均衡,该组件利用盒盖保护和控制灯具,避免灯具因碰撞而受损,同时该组件可进行照明角度调节,使其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测温器获取安全帽内部温度,通过控制板智能控制风扇和加热片,确保安全帽内部温度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状态。度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状态。度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具体为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勘探过程中需要用到安全保护装置对勘探人员进行保护,安全帽是安全保护装置的一种,可以防止冲击物伤害勘探人员的头部,但现有的安全帽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现有的安全帽一般采用下颚带固定,但下颚带不耐脏,长期使用会吸附汗渍和灰尘,不便清洁,且下颚带需要手动调节松紧,使用不便;二是为了提高安全帽的实用性,现有的安全帽上设计有照明模块,但现有照明模块的结构简单,只是在安全帽顶部的前端安装一个灯具,该种设计导致安全帽顶部前端偏重,影响佩戴,同时,灯具无法进行角度调节,照明区域受限,并且由于灯具暴露在外,容易弄脏灯具的镜片,也容易因碰撞而损坏;三是缺乏智能温控设计,为了避免闷热,现有的安全帽上一般设计有散热孔,该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差,并且在寒冷的季节,佩戴该种安全帽显然是缺乏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1)的内部安装有温控组件(4),安全帽(1)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安全帽(1)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豁口(16),豁口(1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杆(21),第一连杆(21)上套接有弹簧(23),且弹簧(23)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21)上,第一连杆(21)上铰接有夹板(24),夹板(2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扣(25),且弹簧(23)的中部设置于卡扣(25)内,夹板(24)上安装有照明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2),且第一固定块(22)固定连接于安全帽(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4)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硅胶垫(211),硅胶垫(211)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12),第二通槽(21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通槽(2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4)上对应第二通槽(212)的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210),容纳槽(210)内开设有安装孔(26),夹板(24)上对应第三通槽(213)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槽(2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的智能一体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3)包括壳体(31),夹板(24)上转动连接有壳体(31),壳体(31)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齿(32),壳体(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片(27),且第一弹片(27)固定连接于夹板(24)上,第一弹片(27)上设置有多个齿槽(28),且凸齿(32)与齿槽(28)相互啮合,壳体(31)内转动连接有盒盖(310),盒盖(310)内套接有灯具(34),灯具(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性块(35),且灯具(34)和第一磁性块(35)均固定连接于壳体(31)上,盒盖(3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块(314),第二磁性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冬
申请(专利权)人:于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