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204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发送至分析平台端;分析平台端将接收到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进行存储但不进行处理;在预设时期中,分析平台端从指标终端获取用户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并判断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中关键健康指标数据是否符合设定标准;若关键健康指标数据不符合设定标准,分析平台端将已存储但未进行处理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分析平台端将不符合设定标准的关键健康指标数据和分析数据处理为输入数据,输入第一分析模型,输出每日推荐食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指导不同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膳食管理。方案旨在指导不同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膳食管理。方案旨在指导不同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膳食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物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基因遗传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营养是保障机体物质需要、生理活动、身体健康、免疫能力、优生优育的先决条件。营养事关健康、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健康的四大基石分别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所以营养的提供,对群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0003]膳食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膳食摄取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食物营养素含量迥异,人们的营养健康科学素养和营养健康教育远未普及,膳食设计和餐饮管理难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存在以下现状:
[0004]第一,餐饮供给侧缺乏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意识,无法满足个性化营养需求;
[0005]第二,用餐者营养健康素养较低,不能根据个体需求选择营养健康的膳食;
[0006]第三,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和健康策略没有很好的融入餐饮供应链环节;
[0007]第四,食物链延长和餐饮供应网多样化、复杂法,难以开展实时卫生监管等等。
[0008]不同人群的营养管理比较复杂,主要区别在于年龄、发育阶段、职业,以及疾病因素。现有技术中,确定营养需求的最有效方法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此外还可以参考针对每个群体设定的营养指南。然而,这种咨询的方式并不便利。
[0009]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0010]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GPS、RFID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EDI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0011]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营养智能管理的方法,以指导不同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膳食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智能管理方法,旨在指导不同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膳食管理。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应用于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分析平台端和分别与所述分析平台端信号连接的指标终端和数据获取终端;所述分析平台端设置有第一分析模型;所述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
[0015]在预设时期内,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接收到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进行存储但不进行处理;
[0016]在所述预设时期中,所述分析平台端从所述指标终端获取用户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并判断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中关键健康指标数据是否符合设定标准;
[0017]若关键健康指标数据不符合设定标准,所述分析平台端将已存储但未进行处理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
[0018]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所述不符合设定标准的关键健康指标数据和所述分析数据处理为输入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
[0019]通过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输出每日推荐食谱,并将所述每日推荐食谱发送至数据获取终端。
[0020]优选地,所述分析平台端还设置有第二分析模型;所述营养智能管理方法,还包括:
[0021]所述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
[0022]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进行存储,并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
[0023]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前后两次所述分析数据输入所述第二分析模型;
[0024]第二分析模型比对前后两次所述分析数据的评估值的比值是否达到预设值;
[0025]若未达到预设值,所述分析平台端向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发送告警提示。
[0026]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析模型比对前后两次分析数据的评估值的比值是否达到预设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7]若达到预设值,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的所述分析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
[0028]在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所述分析平台端从所述指标终端获取用户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并判断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中关键健康指标数据是否符合设定标准;
[0029]在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若关键健康指标数据不符合设定标准,所述分析平台端将已存储但未进行处理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
[0030]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的不符合设定标准的关键健康指标数据和所述分析数据处理为输入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
[0031]通过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输出更新的每日推荐食谱,并将更新的每日推荐食谱发送至数据获取终端。
[0032]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的步骤,包括:
[0033]在所述数据获取终端提供供选膳食清单,其中,供选膳食清单中记录每一膳食的食谱信息,所述食谱信息包括膳食名称、食物名称、每种食物名称对应的食物量、食物烹饪方式;且在每日的推荐食谱生成后,供选膳食清单为每日的推荐食谱;
[0034]获取用户从所述供选膳食清单中选择的膳食,并将当日用户选择的所有膳食作为当日膳食数据;
[0035]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获取到的当日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
[0036]优选地,所述数据获取终端设置有RFID读取器;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的步骤,包括:
[0037]将当日可选膳食的每一膳食分配RFID标签;
[0038]在RFID标签中记录每一膳食的膳食信息;
[0039]在用餐前通过数据获取终端读取用户选择的膳食对应的RFID标签;
[0040]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读取到的RFID标签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
[0041]优选地,所述分析平台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参照下述方式进行:
[0042]获取营养数据库,其中营养数据库中存储有食物名称对应的营养数据,其中,营养数据包括所述食物名称包含的营养类型和营养比重;
[0043]所述分析平台端通过查询营养数据库将用户每一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一个数据单元;
[0044]所述分析平台端将连续的各个数据单元处理成分析数据。
[0045]优选地,所述营养智能管理方法,还包括:
[0046]根据所述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将所述分析数据对应的时段划分为若干个营养摄入时间段,并对每个营养摄入时间段需要摄入的营养类型分别设定摄入标准值;
[004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分析平台端和分别与所述分析平台端信号连接的指标终端和数据获取终端;所述分析平台端设置有第一分析模型;所述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在预设时期内,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接收到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进行存储但不进行处理;在所述预设时期中,所述分析平台端从所述指标终端获取用户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并判断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中关键健康指标数据是否符合设定标准;若关键健康指标数据不符合设定标准,所述分析平台端将已存储但未进行处理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所述不符合设定标准的关键健康指标数据和所述分析数据处理为输入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通过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输出每日推荐食谱,并将所述每日推荐食谱发送至数据获取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平台端还设置有第二分析模型;所述营养智能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摄入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进行存储,并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前后两次所述分析数据输入所述第二分析模型;第二分析模型比对前后两次所述分析数据的评估值的比值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未达到预设值,所述分析平台端向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发送告警提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析模型比对前后两次分析数据的评估值的比值是否达到预设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达到预设值,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的所述分析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在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所述分析平台端从所述指标终端获取用户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并判断波动的健康相关指标数据中关键健康指标数据是否符合设定标准;在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若关键健康指标数据不符合设定标准,所述分析平台端将已存储但未进行处理的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所述分析平台端将每日推荐食谱生成后的不符合设定标准的关键健康指标数据和所述分析数据处理为输入数据,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通过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输出更新的每日推荐食谱,并将更新的每日推荐食谱发送至数据获取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数据获取终端提供供选膳食清单,其中,供选膳食清单中记录每一膳食的膳食信息,所述膳食信息包括膳食名称、食物名称、每种食物名称对应的食物量、食物烹饪方式;
且在每日的推荐食谱生成后,供选膳食清单为每日的推荐食谱;获取用户从所述供选膳食清单中选择的膳食,并将当日用户选择的所有膳食作为当日膳食数据;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获取到的当日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终端设置有RFID读取器;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的步骤,包括:将当日可选膳食的每一膳食分配RFID标签;在RFID标签中记录每一天的膳食摄入信息;在用餐前通过数据获取终端读取用户选择的膳食对应的RFID标签;所述数据获取终端将读取到的RFID标签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端。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营养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平台端将用户每日的膳食数据处理成分析数据,参照下述方式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婧让蔚清张敏徐杰茹姚承志赵湘铃段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