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大千专利>正文

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68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包括储气室、打孔垫,所述储气室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支撑架,所述长条板支撑架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所述长条板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中盘绕有加热线或加热膜,加热线或加热膜的走向为从床尾到床头;所述储气室内布设有多根风管,所述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隔音室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当只需吹风时,进风口出盖有带孔风罩;当需要降温制冷时,进风口通过保温管道连接制冷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改进了降温系统,优化了管路结构,制冷效果更好,更佳节省物料。新增了床垫头部具有升降的功能,方便实用。方便实用。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垫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昂首斜面护脊床垫、气床垫、磁床垫等,在这些床垫中,弹簧床垫占较大的比重,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
[0003]现有床垫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当前市场上的床垫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只是停留在睡眠功能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年轻人对智能、便捷和健康的睡眠需求。
[0005]2、在空气潮湿的地区,床垫、被褥经常都会较为潮湿,冬季睡觉会比较冷,潮湿也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0006]3、现有的加热床垫为整体加热,没有分区加热功能,单人入睡时时,浪费了电能。
[0007]4、现有的加热床垫为加热功能,床垫保温效果不佳,且只能冬天使用,夏天没有降温功能。
[0008]5、另一方面,基于本专利技术人设计的专利2022201780405一种智能恒温通风床垫,结合客户反馈以及试验。改进了降温系统,优化了管路结构,新增了床垫头部具有升降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包括储气室、打孔垫,
[0012]所述储气室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支撑架,所述长条板支撑架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所述长条板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中盘绕有加热线或加热膜,加热线或加热膜的走向为从床尾到床头;所述储气室内布设有多根风管,所述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储气室一端设有隔音室内板和床垫支撑板,所述隔音室内板上或者隔音室内安装有多个风机,所述隔音室内板和床垫支撑板之间形成腔定义为隔音室;所述风机位于风管一端,所述风管连通隔音室;所述隔音室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当只需吹风时,进风口出盖有带孔风罩;当需要降温制冷时,进风口通过保温管道连接制冷机;储气室分为水平部和折叠部,水平部和折叠部通过铰链连接,水平部和折叠部均设置有独立的挡板;所述折叠部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升降。
[001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导轨、转动支杆;所述水平部底面横向固定有两个导轨和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位置在两个导轨之间,折叠部底面铰接有转动支杆,所述转动支杆
另一端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两端位置导轨的滑槽内,可水平滑动;所述升降电机的伸缩杆端部与转动支杆侧面的转动座铰接。
[0014]所述打孔垫设置于储气室上,所述打孔垫上的孔位于长条板间隙的上方,即位于加热线或加热膜上方;所述加热线或加热膜分布方式为从床尾到床头缠绕,分为3组或若干组,分别布置于左中右三个区间,实现分区加热。
[0015]所述隔音室内壁敷设有隔音隔热棉。
[0016]所述制冷机为冰水机,由外壳、冷却格栅、风管和助力风机组成,外壳一侧面设置进风口,进风口设有带孔风罩,外壳另一端安装助力风机,进风口和助力风机分别位于风管两端,所述风管中部安装有金属格栅,外壳内放入适量冷水或者冰水,助力风机可将冷气吹入风管,对床垫进行冷风降温。冰水机的内的风管与金属格栅由导热良好的金属制作,风管、金属格栅的外表面与冰或冰水是相接触的,因此经过的冰水机的自然风是是较低的,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作用。
[0017]所述储气室内部也安装有加热线或加热膜,用于床垫辅助加热,提高床垫加热速度。
[0018]储气室内的底部和四周铺设热量反射膜,防止热量向储气室的底部和侧面散发,减小储气室内能量损耗。
[0019]所述打孔垫上有透气垫,透气垫一般由透气良好3D材料或其它透气性能良好的棉组成,它的作用主要用来透气,由于它比较柔软,这样给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床垫的最外部套有床垫套,主要起到透气和美观的作用。所述打孔垫为打孔的棕垫。
[0020]还包括有控制器、遥控器、温度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睡眠台灯、地灯、指示灯,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遥控器、温度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睡眠台灯、地灯、电源指示灯、风机;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可用来控制风机、加热线或加热膜、灯光。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2]1、改进了降温系统,优化了管路结构,制冷效果更好,更佳节省物料。新增了床垫头部具有升降的功能,方便实用。
[0023]2、加热线或加热膜安装于储气室上方的长条板的间隙内,这样热量更快的传给床垫的上方,由于长条板的高度高于加热线或加热膜,这样上面的棕垫或环保棕垫接触不到加热线或加热膜,即使储气室受到任何挤压,加热线或加热膜非常安全。
[0024]3、将遥控器上的被窝温度设置40度或以上的温度,床垫可除去床垫内的湿气,以达到除虫除满的作用。
[0025]4、所述打孔垫上的孔位于长条板间隙的正上方,即位于加热线或加热膜上方,加热快,空气顺畅,这样风量不会受到阻碍,加热时间提高显著。
[0026]5、功能全面,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示意图;
[0028]图2为长条板支撑架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9]图3为长条板安装分布图;
[0030]图4为加热线(加热膜)分布图;
[0031]图5为风管、风机分布图;
[0032]图6为隔音室内板示意图;
[0033]图7为制冷机5安装示意图;
[0034]图8为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制冷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水平部和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控制器系统电路控制图;
[0038]图12为电子元器件的分布图;
[0039]图13

15为制冷机局部示意图;
[0040]图16为头部升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实施例一
[0043]如图1

图9所示的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包括储气室1、打孔垫2,
[0044]所述储气室1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支撑架11,所述长条板支撑架11上安装多根长条板12,所述长条板12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中盘绕有加热线3;所述储气室内布设有3根风管4,每根风管4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41,风管4顶端安装有风管帽46;每根所述风管4进口处安装有风机42;所述打孔垫2放于储气室1上,所述打孔垫上的孔位于长条板间隙的上方,即位于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室、打孔垫,所述储气室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支撑架,所述长条板支撑架上安装多根长条板,所述长条板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中盘绕有加热线或加热膜,加热线或加热膜的走向为从床尾到床头;所述储气室内布设有多根风管,所述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储气室一端设有隔音室内板和床垫支撑板,所述隔音室内板上或者隔音室内安装有多个风机,所述隔音室内板和床垫支撑板之间形成腔定义为隔音室;所述风机位于风管一端,所述风管连通隔音室;所述隔音室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当只需吹风时,进风口出盖有带孔风罩;当需要降温制冷时,进风口通过保温管道连接制冷机;储气室分为水平部和折叠部,水平部和折叠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折叠部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导轨、转动支杆;所述水平部底面横向固定有两个导轨和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位置在两个导轨之间,折叠部底面铰接有转动支杆,所述转动支杆另一端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两端位置导轨的滑槽内,可水平滑动;所述升降电机的伸缩杆端部与转动支杆侧面的转动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垫设置于储气室上,所述打孔垫上的孔位于长条板间隙的上方,即位于加热线或加热膜上方;所述加热线或加热膜分布方式为从床尾到床头缠绕,分为3组或若干组,分别布置于左中右三个区间,实现分区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可升降的智能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千曾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徐大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