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液作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领域,电液作动器是飞机舵面作动、起落架收放、发动机燃油调节、喷管矢量控制等位置的驱动结构,目前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功率电传概念的提出,电静液作动器成为研究热点,其结构由电机、泵、液压阀、液压缸高度集成的闭式局部液压容积控制系统。
[0003]专利技术专利201911081525.1公开了一种智能材料驱动双泵集成式电静液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该专利使用双泵串联和并联驱动的设计形式,可以提高作动器的流量压力输出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双驱动泵并联结构占据较大空间布局,带来较大的重量,并且目前还未有音圈电机泵控作动器的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一个活塞和一个泵头组成两个泵腔,通过音圈电机伺服驱动活塞,两泵腔以并联的形式高频交替泵出流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1)、泵盖板(2)、泵头(3)、线圈骨架(4)、紧定螺母(5)、磁钢(6)、隔离环(7)、线圈(8)、铁芯(9),芯轴(10)、壳体(11)、位移传感器(12)、后堵(13)、蓄能器(14)、液压缸(15)、第一单向控制阀(17)、第二单向控制阀(18)、第三单向控制阀(16)、第四单向控制阀(19);所述活塞(1)底端与线圈骨架(4)通过紧定螺母(5)固定连接,所述线圈骨架(4)外侧饶有线圈(8),内侧与芯轴(10)间隙配合,所述线圈(8)外侧与隔离环(7)内孔间隙配合,所述隔离环(7)外侧与磁钢(6)内侧紧贴,所述磁钢(6)外侧与壳体(11)内孔紧贴,所述芯轴(10)过盈安装在壳体(11)内孔中,所述位移传感器(12)通过螺纹安装在芯轴(10)的内孔中,所述铁芯(9)上端与活塞(1)螺纹连接,下端放置在位移传感器(12)的内孔中,所述壳体(11)与泵头(3)通过螺钉联接,所述泵盖板(2)通过螺纹安装在泵头(3)内孔中;所述活塞(1)与泵头(3)内孔底面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泵腔(Ⅰ),所述第一泵腔(Ⅰ)中设有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进油口(3.2),所述第一出油口(3.2)通过第一单向控制阀(17)与液压缸(15)的高压腔(15.1)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3.3)通过第二单向控制阀(18)与液压缸(15)的低压腔(15.2)连通;所述活塞(1)与泵盖板(2)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泵腔(Ⅱ),所述第二泵腔(Ⅱ)中设有第二出油口(3.1)和第二进油口(3.4),所述第二出油口(3.1)通过第三单向控制阀(16)与液压缸(15)的高压腔(15.1)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3.4)通过第四单向控制阀(19)与液压缸(15)的低压腔(15.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控制阀(17)和第三单向控制阀(16)功能一致,第二单向控制阀(18)和第四单向控制阀(19)功能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四个单向控制阀是被动单向阀、主动单向阀或高速开关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一种音圈电机驱动双腔泵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17)只允许油液从第一出油口(3.2)流向高压腔(15.1),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裕雷,原佳阳,葛声宏,孙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