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45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旋风分离模块、进气管和密封端盖,所述支撑架数量为多个,支撑架上端之间安装有旋风分离模块,旋风分离模块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气管,旋风分离模块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上均匀设置有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烟气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甩向壳体架壁面分开,进而可以达到固气分离的功能。达到固气分离的功能。达到固气分离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


[0001]本申请涉及旋风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气流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设备。其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旋风分离器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固气分离设备;火力热电属于火力发电技术的一种,当火力发电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的含尘气体,需要对含尘气体内部杂质进行有效分离。
[0003]目前,现有的旋风分离器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旋风分离器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分离时,离心效果差,气体内部杂质分离不完全,不能够对气体进行二次过分离;2、现有的设备在对未完全燃烧高温气体进行过滤时,不能够准确的对可燃杂质进行收集,收集后的可燃杂质不能有效清理,影响气体的排出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能够实现对火力发电产生的烟气进行过滤分离的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旋风分离模块、进气管和密封端盖,所述支撑架数量为多个,支撑架上端之间安装有旋风分离模块,旋风分离模块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气管,旋风分离模块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上均匀设置有排气孔。
[0007]所述旋风分离模块包括壳体架、旋风分离单元、环形架、转动单元、过滤单元和排料架,所述壳体架呈圆柱形空心结构,壳体架内部设置有旋风分离单元,旋风分离单元下端通过环形架与壳体架内壁相连接,旋风分离单元上端与转动单元相连接,转动单元安装在壳体架内部上端,旋风分离单元中部呈空心结构,旋风分离单元内部上端安装有排料单元,壳体架下端安装有排料架,排料架呈锥形结构。
[0008]所述旋风分离单元包括内套筒、连接套管和搅拌片,所述内套筒呈圆柱形空心结构,内套筒外侧下端安装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搅拌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风分离单元高速旋转带动火力发电产生的烟气同步转动,烟气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甩向壳体架壁面分开,进而可以达到固气分离的功能。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片呈倾斜结构设置,相邻的搅拌片之间设置有负压腔,内套筒和连接套管上均匀设置有负压孔,负压孔位于负压腔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片高速转动时,相邻的搅拌片之间的间隙形成负压腔,当气体进入内套筒内部时,未完全通过的气体经负压孔再次进入负压腔内部,在搅拌片的旋转作用下,气体可以进行二次分离,提高含尘气体的分离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负压孔截面呈锥形结构,负压孔截面直径由内而外逐渐减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孔外侧直径小于内侧直径,防止气体直接进入到内套筒内部,保证含尘气体的分离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固定架、转动架、驱动电机、转动齿轮和环形齿轮,所述壳体架内部上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为截面呈U型的环形结构,固定架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通过电机座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安装在转动架外侧中部,转动架内侧通过螺钉与内套筒上端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单元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旋风分离单元进行高速旋转,使得含尘气体中未完全燃烧的粉尘可以从气流中准确的分离出来。
[0016]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壳体、过滤板和电加热板,所述过滤壳体开口式设置,过滤壳体内部均匀安装有过滤板,相邻过滤板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板,过滤板和电加热板紧密堆叠在过滤壳体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离心好的气体进入内套筒中部,过滤板可以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防止微小的颗粒分离不完全导致杂质溢出,电加热板可以对微小的颗粒进行加热燃烧,保证排放后的气体符合要求。
[0018]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呈圆形结构,过滤板为耐热陶瓷材质,过滤板上均匀设置有滤孔,相邻过滤板上的滤孔交错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滤孔可以避免气体直接通过,进而可以增加气体通过的行程,同时气体中微小的颗粒可以准确与电加热板相接触,使得微小的颗粒可以有效去除,同时又能够防止微小颗粒堆积发生堵塞的现象。
[0020]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板呈圆形结构,电加热板中部为电加热丝,电加热板外端沿其周向分别安装有绝缘插杆和导电插杆,绝缘插杆和导电插杆交叉设置,过滤板上设置有与绝缘插杆和导电插杆配合的插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导电插杆之间相互接触,使得相邻的电加热板之间相互电连接,便于电加热板的通电加热,同时绝缘插杆和导电插杆启动定位的作用,使得过滤板与电加热板之间可以准确安装固定。
[0022]优选的,所述排料架呈锥形结构,排料架内侧面上安装有内衬板,内衬板可拆卸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衬板起到防护的效果,避免固体颗粒长时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导致排料架发生损坏的现象,提高排料架的使用寿命。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为了能够准确的实现对气体进行离心分离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旋风分离单元,旋风分离单元高速旋转带动火力发电产生的烟气同步转动,烟气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甩向壳体架壁面分开,进而可以达到固气分离的功能;
[0026]2.为了能够准确的带动气体进行二次分离,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搅拌片设置呈倾斜结构,当搅拌片高速转动时,相邻的搅拌片之间的间隙形成负压腔,当气体进入内套筒内部时,未完全通过的气体经负压孔再次进入负压腔内部,在搅拌片的旋转作用下,气体可以进
行二次离心分离,提高含尘气体的分离效果;
[0027]3.为了能够增加气体在过滤时的行程,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过滤板上均匀设置有滤孔,相邻过滤板上的滤孔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滤孔可以避免气体直接通过,进而可以增加气体通过的行程,同时气体中微小的颗粒可以准确与电加热板相接触,使得微小的颗粒可以有效去除,同时又能够防止微小颗粒堆积发生堵塞的现象;
[0028]4.为了能够将气体中的微小颗粒准确去除,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呈圆形结构,电加热板中部为电加热丝,通过电加热板可以准确的对堆积的杂质进行加热燃烧,既能够达到自清洁的效果,又能够防止杂质发生堆积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剖视图。
[0032]图3是本申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申请旋风分离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1)、旋风分离模块(2)、进气管(3)和密封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数量为多个,支撑架(1)上端之间安装有旋风分离模块(2),旋风分离模块(2)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气管(3),旋风分离模块(2)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端盖(4),密封端盖(4)上均匀设置有排气孔,其中:所述旋风分离模块(2)包括壳体架(21)、旋风分离单元(22)、环形架(23)、转动单元(24)、过滤单元(25)和排料架(26),所述壳体架(21)呈圆柱形空心结构,壳体架(21)内部设置有旋风分离单元(22),旋风分离单元(22)下端通过环形架(23)与壳体架(21)内壁相连接,旋风分离单元(22)上端与转动单元(24)相连接,转动单元(24)安装在壳体架(21)内部上端,旋风分离单元(22)中部呈空心结构,旋风分离单元(22)内部上端安装有排料单元(26),壳体架(21)下端安装有排料架(26),排料架(26)呈锥形结构;所述旋风分离单元(22)包括内套筒(221)、连接套管(222)和搅拌片(223),所述内套筒(221)呈圆柱形空心结构,内套筒(221)外侧下端安装有连接套管(222),连接套管(222)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搅拌片(2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片(223)呈倾斜结构设置,相邻的搅拌片(223)之间设置有负压腔,内套筒(221)和连接套管(222)上均匀设置有负压孔(224),负压孔(224)位于负压腔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孔(224)截面呈锥形结构,负压孔(224)截面直径由内而外逐渐减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火力热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24)包括固定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峰魏迎春郭瑨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盛唐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