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组件、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22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回油组件、压缩机,其中的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和管套,所述回油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用于与压缩机的回油通道连通,所述管套套设在所述回油管上,且,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管套内,所述管套上具有出油口,润滑油能通过所述出油口输送至压缩机的油池,所述管套的内壁与所述出口端之间形成有输油通道,根据所述油池的液位高度,所述管套能沿所述回油管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输油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增大或减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存在回油管出口的直径固定,不能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节出油量,导致压缩机性能下降的缺陷,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油组件、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回油组件、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曲轴通过油泵吸上来的润滑油在高压腔油池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泵体端面进行润滑,以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另一部分润滑油在完成轴承润滑后通过回油装置即回油管回到压缩机底部油池以进行循环运转。
[0003]传统的涡旋压缩机回油管出口的直径固定,受压缩机实际运行影响,由于回油管出口的直径固定,若回油管出口的直径以高频运行时回油量为准,这就导致压缩机低频运行时回油量过大,从而导致动、静涡旋盘缺油问题,若回油管出口的直径以低频或取低频与高频中间值为准,则高频时回油量不足,但油泵吸上去的油增大,那么多余的油将以气体形式从泵体排出,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油循环率,进而造成压缩机性能下降。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存在回油管出口的直径固定,不能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节出油量,导致压缩机性能下降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回油组件、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油管(7)和管套(5),所述回油管(7)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用于与压缩机的回油通道连通,所述管套(5)套设在所述回油管(7)上,且,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管套(5)内,所述管套(5)上具有出油口,润滑油能通过所述出油口输送至压缩机的油池,所述管套(5)的内壁与所述出口端之间形成有输油通道,根据所述油池的液位高度,所述管套(5)能沿所述回油管(7)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输油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增大或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出油件(71),所述第一出油件(7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回油管(7)相连通,所述管套(5)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相对,所述输油通道位于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件(71)和所述凸起的纵切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短边朝向所述回油管(7),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斜边之间具有夹角a,其满足,55
°
<a<8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管套(5)的外周壁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管套(5)的内底面,所述第一出油件(71)的最大外径与所述管套(5)的内径相同,所述凸起的最大外径不小于所述通孔的最大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组件还包括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凤莲张敬豪赵玉晨康小丽刘双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