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01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采用槲皮素黄酮调节生物絮团,然后再投喂水蚯蚓,并以未调节的普通生物絮团作对照。经槲皮素黄酮调节后,生物絮团中Dyellasp.和Pantoeasp.两种益生菌的丰度是对照的1.4倍和5.0倍,Legionella sp.和Mycobacterium sp.两种病原菌的丰度仅相当于对照的40.2%和51.9%;采用该物絮团投喂水蚯蚓,单条水蚯蚓的体重增重和体长增长分别是对照的3.8倍和5.0倍,水蚯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2倍和1.1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槲皮素黄酮优化了生物絮团的微生物丰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水蚯蚓的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获得了优质水蚯蚓,具有明显应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蚯蚓又名丝蚯蚓、赤线虫,属环节动物门,水生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水蚯蚓属,是大多栖息于河底污泥表面或江河岸边淤泥中的小型底栖动物。水蚯蚓通常以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或腐殖质丰富的底泥为食,还会以有机碎屑颗粒及微型动物为食,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也是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水蚯蚓营养价值高,且含有齐全的氨基酸,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开口饵料与底栖鱼类的主要饵料。李艳华等(2021)利用水蚯蚓作为西杂鲟的开口饵料,能很好地促进其生长和成活。因此,研究水蚯蚓的生长繁殖,培育优质水蚯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3]常见的水蚯蚓饵料有莴苣、面粉与莴苣混合物、煮熟的土豆泥、酵母菌和伊乐藻类、刚毛藻和水蚤,及生物絮团等。Kosiorek(1974)用莴苣作为正颤蚓饵料,发现其生长速度为0.069

0.078mg
·
(条
·
d)

1;而Finogenova等(1987)发现以生物絮团为底物时,正颤蚓的生长速度可达0.25

0.28mg
·
(条
·
d)

1。可见,利用生物絮团培育水蚯蚓可提高其生长速度。
[0004]生物絮团是由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与丝状菌等结合而成的不规则絮状悬浮物。不同来源生物絮团的组成结构各异,尤其表现在优势菌群差异。有研究表明,水蚯蚓具有捕食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其对底物粒径、有机质含量及对微生物种类的偏好上(诸晖等,2008),且微生物种类对水蚯蚓捕食选择性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McMurtry等,1983)。因此,优化生物絮团的微生物种类,就能够促进水蚯蚓摄食,获得更优质的水蚯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该方法采用槲皮素黄酮调节生物絮团微生物种类和丰度,然后再投喂水蚯蚓。经槲皮素黄酮调节后,生物絮团中含有更多的Dyella sp.和Pantoea sp.等益生菌(丰度分别为由普通生物絮团的35.96%和0.47%升高到此时的50.34%和2.35%),且含有更少的Legionella sp.和Mycobacterium sp.等病原菌(丰度分别由普通生物絮团的1.26%和0.17%降低到此时的0.51%和0.09%);采用该生物絮团投喂水蚯蚓,单条水蚯蚓的体重增重和体长增长分别是未经调节的3.8倍和5.0倍,水蚯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是未经调节的1.2倍和1.1倍。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水蚯蚓的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具有明显应用价值。
[0006]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采用水产养殖模拟废水,加入接种液、槲皮素黄酮及碳源,培育槲皮素生物絮团;
[0008](2)驯化水蚯蚓;
[0009](3)在养殖盒中进行水蚯蚓的人工培育。
[0010]其中,步骤(1)槲皮素生物絮团的培育步骤包括:配制80L水产养殖模拟废水,按1%

10%的体积比加入接种液,槲皮素黄酮添加量为0.15g

0.30g,添加频率三至十天一次,培育期间不换水、持续曝气,定期外加碳源调节至C/N>10:1;待3

5天后,生物絮团形成,取混合液通过5000r/min离心15min,去掉上清液,沉淀物即为槲皮素生物絮团。
[0011]其中,所述接种液为任意鱼塘水。
[0012]其中,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红糖或糖蜜。
[0013]其中,步骤(2)驯化水蚯蚓的步骤包括:将水蚯蚓种苗置于清水中,每天投喂8g

12g槲皮素生物絮团,驯化5d。
[0014]其中,步骤(3)对水蚯蚓进行人工培育的步骤包括:向养殖盒中加入经过风干、过筛和粉碎处理厚度为2cm

4cm的稻田土,然后加入1.5L

2L水,静置2d;挑取经步骤(2)驯化后颜色鲜红、活性较好的水蚯蚓湿重5g

10g,放入养殖盒中,每天投喂2g

4g槲皮素生物絮团。
[0015]其中,步骤(3)培育模式为微流水式,培育时间为30d,培育温度为自然室温。
[0016]其中,所述养殖盒的规格为24.5cm
×
17cm
×
14cm。
[0017]其中,所述槲皮素生物絮团中Dyella sp.和Pantoea sp.两种益生菌的丰度达到50.34%和2.35%,且Legionella sp.和Mycobacterium sp.两种病原菌的丰度低至0.51%和0.09%;采用所述槲皮素生物絮团投喂水蚯蚓,单条水蚯蚓体重和体长分别增加了0.69mg和5.06mm,水蚯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8.80%和12.98%。
[0018]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槲皮素黄酮调节生物絮团,然后再投喂水蚯蚓,使单条水蚯蚓体重和体长分别增加了0.69mg(是普通生物絮团的3.8倍)和5.06mm(是普通生物絮团的5.0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8.80%(是普通生物絮团的1.2倍)和12.98%(是普通生物絮团的1.1倍),均显著高于普通生物絮团;
[0020]2)本专利技术为水蚯蚓开发了一种更优质的饵料,有利于提高水蚯蚓的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值得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只是改变和优化了生物絮团的微生物丰度,而未改变生物絮团的微生物种类,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材料槲皮素黄酮购置湖南希尔天然药业有限公司、水蚯蚓购置广州市海珠区某花鸟市场、稻田土采至阳江市江城区双捷镇(N 21
°
55'45"、E 111
°
49'34")、接种液为阳江智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鱼塘水(N 21
°
54'11.01"、E 111
°
55'50.33")。水产养殖模拟废水的配方为:70mg/L(NH4)2SO4、78mg/L K2HPO4、31mg/L KH2PO4、95mg/LMgSO4·
7H2O、37mg/L KCl、557mg/L C6H
12
O6、0.67mL/L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配方为:640mg/LEDTA、550mg/LFeSO4·
7H2O、230mg/L ZnSO4·
7H2O、340mg/L MnSO4·
H2O、75mg/L CuSO4·
5H2O、47mg/L Co(NO3)2·
6H2O、25mg/L(NH4)5Mo7O
24
·
4H2O。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水产养殖模拟废水,加入接种液、槲皮素黄酮及碳源,培育槲皮素生物絮团;(2)驯化水蚯蚓;(3)在养殖盒中进行水蚯蚓的人工培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槲皮素生物絮团的培育步骤包括:配制80L水产养殖模拟废水,按1%

10%的体积比加入接种液,槲皮素黄酮添加量为0.15g

0.30g,添加频率三至十天一次,培育期间不换水、持续曝气,定期外加碳源调节至C/N>10:1;待3

5天后,生物絮团形成,取混合液通过5000r/min离心15min,去掉上清液,沉淀物即为槲皮素生物絮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液为任意鱼塘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红糖或糖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驯化水蚯蚓的步骤包括:将水蚯蚓种苗置于清水中,每天投喂8g

12g槲皮素生物絮团,驯化5d。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蚯蚓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对水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勇罗婉仪莫铁军莫辰洲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智慧农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