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981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以及尾部烟道;炉膛的炉底设置有水冷风室,炉膛位于水冷风室进风口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连续分布的流化床、浓稀相过渡段和悬浮段;流化床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辅助燃料给料装置;浓稀相过渡段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床料添加装置;悬浮段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旋流燃烧器,炉膛位于旋流燃烧器上方的外壁上布置有两排上二次风管,流化床中部位置设置有两排下二次风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特殊的炉膛结构,采用分级给料、分级配风方式,在炉膛内组织燃料进行流化与悬浮相结合的复合方式燃烧,实现电石炉灰的稳定燃烧和高效燃尽,为其充分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为其充分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石炉净化灰焚烧锅炉
,尤其是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石的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分子式为CaC2,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电石生产又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比较多,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碳素原料筛下物、净化灰和除尘灰等,这些副产品中虽然具有一定的可燃成分,但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采用常规燃烧处理方式回收热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中最难以处理的是净化灰,具有粉尘细(d50=5~10μm)、热值低(Qnet,v,ar=1100~1600kcal/kg)、灰熔点低(t3≈1000℃)、易自燃等特点,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因粒径太小难以实现稳定流化;采用悬浮燃烧方式因为热值太低难以稳定燃烧,且单纯悬浮燃烧需要形成高温着火环境,极易造成结焦,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电石炉净化灰大部分作为固废填埋处理,部分企业采用流化床方式焚烧,产生热量用于烘干碳素原料,但因上述原因,焚烧炉存在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0)、连接在炉膛(10)出烟口的旋风分离器(40),以及与旋风分离器(40)相连的尾部烟道(06);所述炉膛(10)的炉底设置有向炉膛(10)内均匀进风的水冷风室(16),炉膛(10)位于水冷风室(16)进风口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连续分布并对不同燃料分区域燃烧的流化床(13)、浓稀相过渡段(14)和悬浮段(15);所述流化床(13)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提供辅助燃料进料燃烧的辅助燃料给料装置(80);所述浓稀相过渡段(14)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流化床(13)提供惰性物料的床料添加装置(60);所述悬浮段(15)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对冲分布并为主燃料给料的旋流燃烧器(30);所述炉膛(10)位于旋流燃烧器(30)上方的外壁上布置有两排对冲送风的上二次风管(92),所述流化床(13)中部位置设置有两排对冲送风的下二次风管(9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0)由内覆卫燃的保温耐磨层(12)、外敷设保温绝热层的膜式水冷壁敷管炉墙(11)包覆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室(16)由炉膛(10)后墙水冷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水冷风室(16)上布置有自动点火装置(70),水冷风室(16)延伸至炉膛(10)内的一端设置流化布风装置(50),且流化布风装置(50)设置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流化风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13)为漏斗形,悬浮段(15)为柱形,且浓稀相过渡段(14)由漏斗形向柱形过渡,通过流道截面积控制流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灰流化悬浮复合焚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燃料给料装置(80)为带有输送风和拨料风的给料管,存储于炉前料仓内的粗颗粒辅助燃料通过其下部螺旋输送机送到辅助燃料给料装置(80)入口,靠重力进入辅助燃料给料装置(80),在风力作用下进入流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陈弘徐锋飞黄武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业锅炉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