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
技术介绍
[0002]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020424134.7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斜管沉淀器,其通过进水口注入污水,之后污水通过斜管上的通孔进入到斜管内部,与内部的絮凝剂相配合进行沉淀,当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启动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晃动,使内部的活动杆通过海绵体进行清理,避免发生堵塞。
[0004]还有如申请号为CN202121338838.3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器,在对污水沉淀的过程中,不用将水放完再对沉淀箱本体内壁底端进行清理,只需要将清水接入进水管,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连接管内壁,随后从连接管分支流向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排污口;斜管组(2),所述斜管组(2)设置于主框架(1)内,所述斜管组(2)内呈直线阵列设置有多组沉淀浅层,每组沉淀浅层包括多个斜向道(3),所述沉淀浅层用于增大沉淀物沉淀面积;多组清扫带,每组所述清扫带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每组所述沉淀浅层内,每组所述清扫带靠近排污口的一侧设有与主框架(1)内壁转动连接的动柱组(7),且每组所述清扫带远离排污口的一侧均设有与主框架(1)内壁转动连接的缠柱组(8);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清扫带包括多个能够沿斜向道(3)内壁滑动的刮除带(4),所述刮除带(4)的表面与斜向道(3)对应位置处设有通过槽(5),所述通过槽(5)用于引导处于斜向道(3)内的沉淀物朝排污口掉落,所述刮除带(4)的一端与动柱组(7)固定连接,所述刮除带(4)的另一端卷绕在缠柱组(8)的侧壁,所述通过槽(5)内设有多个推移条(6),所述推移条(6)能够在刮除带(4)沿斜向道(3)内壁滑动时对斜向道(3)内壁进行清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当动柱组(7)旋转时,所述缠柱组(8)同时旋转并放开卷绕于其上的每个刮除带(4)的一端;当动柱组(7)旋转时,每个被放开的所述刮除带(4)的另一端均卷绕于动柱组(7)的侧壁并在卷绕过程中牵引对应的推移条(6)对每个斜向道(3)进行清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带(4)包括两个滑动带体(41),两个所述滑动带体(41)关于斜向道(3)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缠柱组(8)包括多对设置在斜管组(2)远离排污口一侧的支柱(81),多对所述支柱(81)与多组沉淀浅层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动柱组(7)包括多个设置在斜管组(2)靠近排污口一侧的牵带柱(71),多个所述牵带柱(71)与多组沉淀浅层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牵带柱(71)能够与对应的一对支柱(81)同时转动;当两个所述滑动带体(41)穿过某一个斜向道(3)时,两个所述滑动带体(4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于与该斜向道(3)对应的牵带柱(71)的侧壁,且两个所述滑动带体(41)的另一端分别卷绕连接于与该斜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天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精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