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87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包括与湿化罐高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上固定环和与湿化罐低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连接,所述上固定环一侧和下固定环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端部和第二缺口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所述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连接有警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简化了安装步骤,且安装效率更高等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属于医疗设备的


技术介绍

[0002]呼吸机经常用于抢救危重的伴有呼吸系统障碍的患者,但使用中易忽略的安全隐患是—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存在呼吸机湿化罐里的湿化水过多或过少等现象,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机湿化罐的罐体上仅有用来提示注水的水位标志线,需要医护人员经常关注水位。湿化罐水过多易导致罐内水顺呼吸机管路流入气道引起患者误吸,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而罐内水过少易引起患者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
[0003]在公开号为CN109248366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湿化罐罐体外的准直光发射装置;设置于准直光发射装置相对罐体另一侧第一限高处的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准直光发射装置相对罐体另一侧第二限高处的第二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连接的报警单元;所述准直光发射装置用于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发射准直光;所述准直光发射装置离湿化罐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限高处离湿化罐底部的垂直距离;所述准直光发射装置的出射光线与罐体内部液面的入射角度大于罐体内部液体和空气界面的全反射角。
[0004]上述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报警装置在安装时,需要根据液面高度调整各个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各个传感器相对于液面的位置,且光线的传导容易受液面平稳度的影响,影响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和光传感器的安装,安装步骤较繁琐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步骤繁琐且费时等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包括与湿化罐高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上固定环和与湿化罐低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连接,所述上固定环一侧和下固定环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端部和第二缺口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所述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连接有警报器;上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设置,可以参照湿化罐的水位线套在湿化罐上,直接将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固定在高低水位线上,以便于对湿化罐的水位线进行实时检测,通过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对湿化罐的高低水位线进行感应,并通过警报器即时发出警报,提醒医务人员,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可即时感应水位变化,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相互连接,简化了安装步骤,安装简单方便,不受液体平稳度和质量影响,安装效率更高。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环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的第一固定块,所述下固定环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水位感应片的第二固定块;上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设置,可以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方便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与上固定环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朝外翻转,所述第一固定块与上固定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与下固定环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朝外翻转,所述第二固定块和下固定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扭簧;上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可朝外翻转,方便让开空间,将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分别安装至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并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作用力将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分别紧贴湿化罐侧壁,保证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可准确的检测水位。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环的内圈和下固定环的内圈均设有若干滚珠;上述若干滚珠的设置,使得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固定在湿化罐侧壁上时,可通过滚珠与湿化罐侧壁接触,方便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增加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移动顺畅性,且增加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在湿化罐上的固定强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环的一侧顶部设有上延伸段,所述上延伸段上设有上移动柱,所述上移动柱顶端设有朝上固定环圈内延伸的支撑块;上述支撑块可与湿化罐的顶面接触,并通过上延伸段和上移动柱连接上固定环,使得上固定环可通过支撑块在湿化罐顶面的支撑,悬空固定在湿化罐侧壁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上延伸段上设有开口朝上的上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槽的侧壁上设有朝外侧延伸且与上固定槽侧壁螺纹连接的第一锁紧螺栓;上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设置,可将上延伸段和上移动柱锁紧,使得上延伸柱和上移动柱可相对移动并锁紧在某一位置,实现支撑块和上固定环之间的间距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湿化罐。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环的一侧底部对应于上延伸段的下方设有下延伸段,所述下延伸段上设有开口朝下的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内穿设有下移动柱,所述下固定槽的侧壁上设有朝外侧延伸且与下固定槽侧壁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栓;上述第二锁紧螺栓的设置,可将下延伸段和下移动柱锁紧,使得下延伸柱和下移动柱可相对移动并锁紧在某一位置,实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的间距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湿化罐和不同的水位。
[0013]因此,本技术具有简化了安装步骤,且安装效率更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包括与湿化罐高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上固定环1和与湿化罐低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下固定环2,上固定环1与下固定环2连接,上固定环1一侧和下固定环2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
11和第二缺口12,第一缺口11的端部和第二缺口12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片21和第二水位感应片22,第一水位感应片21和第二水位感应片22连接有警报器;上述警报器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发出声光警报,且通过电线与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电连接,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均为外贴式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其传感器产生的高频超声波脉冲可穿过容器壁,这个脉冲会在容器壁和液体中传播,还会被反射回来。通过对这种反射特性的检测和计算,就可以判断出监测点处容器内是否有液,同时液位控制器可输出继电器信号给后级电器或其它设备,从而实现对液位的监测或控制,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与警报器连接,一旦感应到水位线低于低水位线或高于低水线但低于高水位线时,警报器便开始工作,提醒护士需要加水或已加水至警戒水位线,一开始安装时,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根据高低水位线的位置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和第二水位感应片紧贴湿化罐侧壁。
[0018]如图1所示,上固定环1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21的第一固定块13,下固定环2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水位感应片22的第二固定块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湿化罐高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上固定环(1)和与湿化罐低水位线对应且可套在湿化罐侧壁上的下固定环(2),所述上固定环(1)与下固定环(2)连接,所述上固定环(1)一侧和下固定环(2)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12),所述第一缺口(11)的端部和第二缺口(12)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片(21)和第二水位感应片(22),所述第一水位感应片(21)和第二水位感应片(22)连接有警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1)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水位感应片(21)的第一固定块(13),所述下固定环(2)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水位感应片(22)的第二固定块(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一侧与上固定环(1)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朝外翻转,所述第一固定块(13)与上固定环(1)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131),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一端与下固定环(2)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朝外翻转,所述第二固定块(14)和下固定环(2)之间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婵平缪红英何维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